第3部分(第2/4 頁)
雷家驥先生所著《武則天的精神與心理分析》一書)。其強勢性格必然和“性本剛烈”的太宗發生牴觸,性格不合是導致武則天在貞觀朝不得寵的原因。這是現在比較普遍的觀點了。但也有人認為,“太宗壯朕之志”表明太宗對馴獅子驄事件是持欣賞態度的,唐代對於女子的審美和價值取向都跟現在不太一樣,寫《諫太宗息兵罷役疏》的徐惠也不見得溫柔可人到哪裡去。武則天之所以不得寵,不是因為性格因素,而是當時太嫩了,“臉蛋100分,腦袋59分。和腦袋100分,臉蛋90分的徐惠比自然落了下風。此後十幾年歷練才成就了她的‘素多智計,兼涉文史’”。
至於我麼,我一向是騎牆派,呵呵,這次也不例外。 雷家驥先生的書也曾看過,主要論點是武則天童年和少女時期常遭人忽視虐待,由此滋養了暴力傾向和攻擊性人格,有很強的支配欲和控制慾,要求別人的完全屈從和臣服。雷先生並以此論及武后日後的殺子殺媳,認為這是家庭暴力的表現,要求兒子的絕對順從,因而反抗欲較強的弘和賢被殺,反抗欲較弱的顯和旦能夠保留性命。這說法蠻有趣的。
我並不反對用精神分析法解析歷史人物,比如說李治有戀母情結就很讓我信服,具體到武則天的個案,我認同雷先生所說的武則天有很強的支配欲和控制慾,對待事物以滿足自我為最大價值所在,要不怎麼做了女皇仍然事無鉅細連太學生請假都要管。我一向認為不甘居人下的性格正是她越走越遠的原因,才會不僅僅滿足於做一個實權在手的皇太后,而一定要登基為帝的完全掌控,而擋我者死則是實現其目標的具體手段。但我並不認為她的童年或者少女時代有多悲慘,楊氏並不是忍氣吞聲逆來順受的人,何況又是嫡母身份。如果說短短兩年間武氏兄弟對她們母女的不尊重就可以導致武則天的暴力攻擊性人格,衛青豈不是早就成了殺人狂魔了?此外,對她這番話的解讀也不能不考慮到本有故作驚人之語以賺取眼球的意圖,如同現在BBS上的文章要增加點選率總得取個聳動的標題一樣。如果一定要用外因來解釋,我倒認為她從一個讓人伺候的官宦小姐變成伺候別人的嬪妾,落差太大,可能會讓她心理不平衡吧。
“太宗壯朕之志”,這番說話果然引起了太宗的注意,然而以鐵血手段登位的太宗,一直試圖以逆取順守來消弭內心的隱痛,而貞觀後期的諸子之爭,無疑使過去那段噩夢般的經歷再度重現,在這一心態的驅使下,就連李治的軟弱都成了優點,“晉王仁厚,必能保全兄弟”,從而立他為太子,又會怎樣看待武則天這樣莽撞而大膽的宣言呢?不錯,徐惠的《諫太宗息兵罷役疏》用詞也很犀利,然而背後仍然是仁君愛民這樣的儒家傳統道德,和武則天“得不到的便毀掉,一切事物只有為我所用才有價值”的實用主義觀念還是有本質區別的,太宗真心地欣賞前者,而對於後者,他只是驚訝地讚歎了她的勇氣和膽量,便沒了下文。畢竟,對於一個曾經親身上過戰場、從屍山血海中一路走過來的帝王來說,勇氣和膽量並不是什麼稀罕的東西。
這件事也讓我們看到當時武媚身上仍有很不成熟的一面,至少,她應該想到愛馬成痴的太宗不會受落如此強橫的馴馬方法^_^ 這個輕率而莽撞的形象,和《新唐書》中描寫的“後城宇深;痛柔屈不恥,以就大事”仍有很大差距。多年以後,她才明白:男人無論是出色還是平庸,都不會喜歡太過強勢的女子。你可以意志堅定,卻不能太過咄咄逼人。可以出建議獻計謀,卻永遠要讓他覺得做最終決定的是他。你可以展現你的才華和頭腦,讓他感到和你談話很有趣,卻永遠不要忘記在適當的時候裝裝傻,表示自己的角色一直都是解語花和賢內助。她忍受著一次又一次的失敗所帶來的羞辱和痛楚,一遍又一遍地檢討得失磨礪著自己,在這段痛苦和難捱的日子中,她的智慧和經驗也在相應增長。仁慈的上蒼再給了她第二次機會,她再次見到了作為新皇帝的李治,她容貌已過盛年,而智慧卻正值巔峰。那時,她已無敵於天下。
不過,關於武媚的失寵還有另外一個說法,就是“唐三代後,女主武王當有天下”的傳說。嚴格說來,應該是三個傳說才對。頭一個是李淳風星諫,太宗因此疏遠武媚,疑殺李君羨,第二個是民間流行武媚娘曲,第三個則是推背圖的來歷了。這三個故事發生時間本不相同,後世卻都攪合在一起,再與武則天是否曾被打入冷宮降為侍女,以及她出家的原因聯絡起來,也就越發的撲朔迷離了。
一條一條地梳理,關於武則天出家的原因,史籍明載為“循例出家”,並非武則天擔心太宗猜忌自請出家。根據大唐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