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部分(第1/4 頁)
詫異之餘,卻也再不能將對方以平常小兒般對待,但現在不是追究這些的時候,現在他滿腦子都是回去之後應該如何如何,他如今想到的就是先將自己的大事辦完,其他的以後再說不遲。
“姨父莫惱,您放心就是,表弟的事情外甥自會盡心去辦,若是外甥的事情成了,還要多謝表弟呢,外甥這就去了,姨父姨母保重,要不了多久,外甥再來看望您二老……”……
不說趙萬山回家如何數落趙石,單說張世文回到鞏儀縣城,在家裡先是琢磨了好幾天的功夫,將方方面面以前能想到的不能想到的都細細思量了一遍,這才先找上了自己大哥張世傑,張家三兄弟一母所生,感情甚好,張世傑本來想著這次回去要將自己的三弟帶上,張世文的心思他也明白,但所謂大丈夫志在四方,二弟是個不成氣候的,也就罷了,但這個三弟卻還算得上機靈通達,雖然才幹學識上差了一些,但在人情世故上面,也不比旁人遜色不是?總不能老是窩在這巴掌大的地方蹉跎了,家裡留下一個人照看也就是了,反正家也分了,近期不會出什麼事情,只要兄弟二人能在外面搏個一官半職的,還愁家裡有人欺負不成?
既然有了這樣的心思,張世文在縣裡的職位也就不很重要了,要不然,以他的閱歷,即便是隨便出個主意,也能讓張世文在縣裡弄個不錯的職位,哪裡還用張世文自己煩惱?
但還沒等他和三弟商量,張世文卻先找上了他,將事情一說,張世傑思量了一番,勸了兩句,鹽場雖是個肥缺,但如今朝局動盪,這裡著實是一灘混水來著,摻合進去實在不好說以後會出什麼事情,但張世文正是火炭兒般的心思想把這個職位弄到手,又著實不想離開家鄉,哪裡聽的進去。
又加趙石引導,自己添油加醋,說的有頭有尾,鬧的張世傑實在沒有辦法,只好答應了下來。
張世傑出面,只兩天功夫下來,事情就已經定了下來,到也不是全都因為張世傑的緣故,一來是縣裡的三位大人吵來吵去自覺也不是個辦法,二來經過這些日子,大家也都知道要想將鹽監這個位子安插一個自己人實在是一件得不償失的事情,得罪同僚不說,若是在這個事情上鬧出什麼亂子,丟官罷職都是輕的,風險太大了些。
官場之人一時間放不下這個面子,情勢就這般僵持了下來,如今有張世傑出面作這個和事佬,幾個人正是求之不得呢,再加上得了張世文私底下的許諾,幾個人頓時輕鬆了下來,滿口答應了此事。
!
第四章 親事
鞏儀縣縣城並不算大,但也總是鞏儀縣人口最稠密的地方了,所以鞏儀縣有名有姓的大戶人家都在這裡有自己的宅子。
範府就坐落在鞏儀縣南城,說是範府,其實幾座類似於山西大院般的房子圍成的一個院落罷了,離府的規模還差的遠。
范家老爺子叫範天養,如今已經四十七歲,但用一句現代的話來說卻是吃嘛嘛香,身體倍兒棒,精神頭兒更是足的可以。
“賢婿來了,紅兒沒跟你一起來?快屋裡坐,來人,趕緊上茶……”特有的洪亮聲音,再配上他黑紅的臉膛兒,壯健的身子骨兒,和張世文站在一起,看上去兩個人到真像是父子兩個。
屋裡坐定,看著滿面紅光的張世文,範天養這個心裡也是高興的很,范家是從遼東逃過來的,那些殺人不眨眼的契丹人和後來的辮子兵可把東北那個好地方禍害的夠嗆,據範天養的爺爺說,范家一家二十多口人,到了西秦只剩下了兄弟兩個,西秦這地方水土雖然不如東北的黑土地來的肥沃,但政治清明,一連幾代都是賢明君主在位,內整朝綱,外卻強敵,象范家這樣的外來人也就越來越多,說的有些遠了,言歸正傳,范家在鞏儀縣這個地方已經傳了十五代,人丁卻一直不旺,到了他這一代,就剩下了他老哥一個獨苗,家業雖然也算是有了,一家人衣食無憂,但總是讓他覺得有些缺憾,因為膝下只有兩子,女兒到生了足足有八個,除了兩個夭折以外,其他的都好好的,但女兒是賠錢的貨,養老送終還得靠兒子不是?
范家是以塞外的皮貨生意起家,如今到了範天養這兒早已經不做那提著腦袋賺錢的生意了,已經作擁田產,靠收取田租過日子了。
所以範天養活了大半輩子,得意的事情沒幾件,但能結上張家這樣的親家卻是他做的有限的幾件得意事中的一件。
張家是土生土長的西秦人氏,又算得上是詩書傳家,這年頭識字的人都少,象范家這樣的土財主能攀上這麼一門親事自然讓範天養得意不已。
現在他就更得意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