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部分(第2/4 頁)
terb;55,98)客勒帖該=半(高地之半),合答=石,也指斜坡。
② 扯兒必這個頭銜,在現今蒙古已不存在,但是可以在“主要長官”(扯兒賓達魯花,tcherbindarougha) 這一詞彙裡面找到(科瓦列夫斯基詞典,Ⅲ,第2324 頁)。
第二章 蒙古國家的形成
成吉思汗命令帶弓箭的人(豁兒赤)、日班的護衛士、司廚人(ba'ourtchin)、把門人(e'udentchin)以及管馬人(aqtatchin)皆全天供職, 至日落時候,將經管事務交給值夜班的護衛(kebte'ut),夜班護衛要守衛在他帳幕(ger)的周圍。每三天換班一次。③'3'
第二十八節 成吉思汗對塔陽的戰爭
鮑乃迪根據中文《元朝秘史》說,鼠兒年5 月16 日,這個日期就等於公元1204 年的5 月17 日,①成吉思汗莊嚴地奉獻犧牲以祭大纛,即有稱為速勒迭(sulde)的保護軍隊的神靈鎮守在內的旗幟②。然後,他出發征討乃查人,溯客魯漣河流域上趨,'奇Qisuu。com書'以者別和忽必來二人為先鋒。③
如果採信拉施特的記述(Ⅱ,3),這場進軍一直持續到秋天。照這樣說, 行程是很慢的,成吉思汗雖然讚賞答裡臺和別勒古臺兩人的激昂奮發,而在實際上他還是聽從共它諸人的勸告,不要“在馬匹未肥的季節以前”發動進攻。但是我們將要看到,這個起碼的條件,還是沒有達到。蒙古人的先鋒隊前行至撒阿里客額兒,《秘史》說,他們在這個地方發現乃蠻人的偵察隊的崗位於康閤兒合山的最前崗上。'2'我們不能找到這個山的準確位置,但是我們很有理由向杭愛山方面尋覓,尤其是《元史》特別指出“塔陽自阿爾泰山(按臺)前進至杭愛(沆海),靠近那裡,紮下營盤。”④拉施特在他的這一方面則說,塔陽是在阿爾泰河附近——即阿布合齊所說的阿爾泰蘇——在杭愛地區的邊境。①乃蠻人最初是很有信心的。他們抓住一匹蒙古人的瘦馬,由此推測敵人所有的馬匹都是贏弱。這裡面也許有一部分是實情,或者是和拉施特所說的相反,蒙古軍隊沒有讓他們的馬隊有時間恢復力量,②或是成吉思汗的馬匹經歷長途跋涉後狀況不好,這個行程,推想是橫穿蒙古全境,從滿洲邊境的合勒合,至於西伯利亞西部邊境的杭愛。
③ 《秘史》,第192 節,鮑乃迪,第102,103 頁。
① 但是海涅士所公佈的《蒙文秘史》第193 節,第156 頁原文,將這一件事列在鼠兒年(qoulagana…djil)夏季的第一個月(djoun…outeri'unsara…yin)第16 日(harban…djitwa'anudur),這樣就可能有必要的時間將各種史實連法起來,因為前一個事件(在合勒合河圍獵時舉行軍事會議)已經是在鼠年,即1204 年的春季。參閱科瓦列夫斯基詞典,Ⅲ,第1770 頁。
② 符拉基米爾佐夫(《成吉思汗傳》,第65 頁)寫過:“九尾的白纛,有成吉思汗氏族的守護神(速勒迭) 居住在內。速勒迭保護軍隊並使他們勝利。”在科瓦列夫斯基詞典裡面(Ⅲ,頁1428)速勒迭同時有“監護的神(=保護者)、家神、門神”,“纛,旗幟”以及”幸福、繁榮、祝福”,等意義。'1'
③ 《秘史》,第193 節。《元史》(第25 頁)對我們說,者別和忽必來兩人為先鋒先行,成吉思汗駐軍忒該山。
④ 《元史》,前引,第25 頁。(《秘史》的康合爾合山應即系杭愛山的異譯。——譯者)
① 《拉施特書》,Ⅱ.第3 頁(波斯原文,第4 頁)。杭愛附近的阿爾泰何究竟在什麼他方?人們向札卜罕方面尋找,這條河有一部分(在沙哈都汗駐營地方附近)流入兩山之間。是否上面所說的愛迭兒阿勒臺呢?
② 就要看到成吉思汗的忠心部下朵歹扯兒必向他說:“我們人少馬瘦”。
第二章 蒙古國家的形成
此外,成吉思汗冒著軍隊人數比乃蠻人處於劣勢的危險,後者是得到了所有成吉思汗舊敵的增援:脫黑脫阿別乞和他的篾兒乞人、阿鄰太師和分離出來的一部分客列亦惕人、忽禿合別乞和他的斡亦刺惕人、札木合和他的札只刺惕人,以及朵兒邊人、塔塔兒人、哈答斤人、撒勒只兀惕人的敗後殘眾,所有上次被擊敗的人,所有成吉思汗的死敵,都聯合在塔陽的周圍,準備和成吉思汗一決勝負。③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