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一十五章 張氏的憂慮(第1/3 頁)
卞氏母女離開後,張氏還在沉思不語,趙琇見狀,就好奇問她:“祖母,您在想什麼呢?”
張氏醒過神,微微一笑:“沒什麼,不過是想些家務事罷了。”
趙琇不信,張氏平日琢磨家中事務,幾時有露出過如此慎重的神色來著?她正色道:“祖母心中若有憂心之事,只管跟孫女商議。孫女年紀雖然小,未必能想出什麼好主意,但聽祖母說說話,多少也能為您分一點憂。”
張氏笑了,拉過孫女在身邊坐下:“好孩子,祖母知道你的孝心。”她想了想,覺得家裡的事,其實也沒什麼是能瞞過這個孫女的,趙琇七歲就能幫著想辦法,把小長房給趕出宗族,報了昔日殺父弒母之仇,如今還怕她不如那時候聰明嗎?
張氏便坦白對她道:“方才聽陶太太所言,海傍大壩預備要重修了,朝上還未定下是哪位大人監工。此事原是太子殿下上本請奏的,也許是太子殿下得用的人主理。當年廣平王也曾上書促請修壩之事,後來又親自前來驗收,順道救了咱們祖孫三個。廣平王立儲,這件事便是他的大功績之一。如今新太子也有此議,說不定也要依樣畫葫蘆一番,若是一切順利,往後他的儲位就坐得更穩了。我想你哥哥身上已有秀才功名,今秋是必要下場一試的,將來也要走仕途了。若新太子真的要來,是不是該想個法子,讓你哥哥帶著族人一道向新太子示個好?但又怕京裡廣平王知道了,心生嫌隙。”
張氏心裡也是為難。她知道自己家身上早已打上了深深的廣平王烙印,她也感廣平王的大恩,並沒有另投他主的想法。只是廣平王對同胞兄弟極為親近,他做太子時得用的臣屬。如今都全數轉到新太子手下了,從前支援他的人,他也請他們轉而支援新太子。為了孩子的前途著想,也是為了族人的將來,遠在奉賢的趙家二房若有機會向新太子示好,也是件好事。可廣平王沒把趙家二房推薦給新太子。趙家二房自己主動湊上前,不免顯得有些諂媚,但要張氏什麼表示都沒有,她心裡又有些擔心。
趙家二房如今漸漸地被邊緣化了,遠離京城,長年不見皇帝的面,護著他們家的廣平王也退出了朝廷中樞。本來還有個爵位,可皇帝彷彿忘記了這回事似的,趙瑋虛歲都十五了,他也完全沒有讓趙瑋繼承其祖爵位的意思。二房祖孫不指望這爵位是一回事。皇帝不打算把爵位給趙瑋,又是另一回事。皇帝若無心照拂,趙家二房就得自找出路,趙瑋要走科舉仕途,光靠自己或是親戚長輩是不夠的,最好有貴人相護。
再者。小長房雖然被逐出宗族,可趙玦一直拒絕接受宗族的決定,送到御前的奏摺,也遲遲未有迴音,不知皇帝是個什麼想法。雖然在原籍這邊,官府文件上已經將小長房踢出了趙氏宗族,可擋不住小長房背後還有穎王府這個大靠山,以權勢壓人。趙玦一家住在京城,他本人也調回去了,聽聞如今在京營任著六品百戶。官兒是沒升,可人在京裡,做什麼事不方便?趙家二房卻遠離中樞,實在是不得不防。
張氏還有些著急,當年已經將趙玦一家有可能為穎王府貢獻錢糧之事報給了廣平王知道。廣平王也不知是否有所動作。如今儲位已經落到他親弟弟頭上,他就算是為了他弟弟,也要想辦法將穎王府的陰謀公之於眾吧?怎麼好象沒聽說京裡有大動靜的樣子呢?雖然她對京中的局勢瞭解不多,但也知道穎王一家如今還好好的,莫非廣平王的動作都是私底下進行的?
所有這些擔心,張氏沒法一一跟孫女說,但也簡單扼要地提了一下。
趙琇這才明白祖母心裡憂慮的是什麼,想了想,便道:“祖母不必太擔心,現在還不知道負責修海傍大壩的人是誰呢,等朝廷派了人來,如果是太子那邊的人,那咱們身為地方上的大戶,還是郡公府,為朝廷多出點力,不是應該的嗎?那時新太子自然就知道咱們家的忠心了。如果他本人要來,於情於理都該問候您一聲的,您是建南郡公夫人,也跟他哥哥廣平王有交情,他只要不是跟廣平王鬧翻了,就不會不問起您。這都是照禮數行事,誰能挑出錯來呢?廣平王又是個和氣的君子,怎會因為這點事就生氣?”
張氏臉色放緩了許多:“這話有理。凡事依禮而行便是了,也不必上趕著巴結。若是新太子不肯見我,又或是沒把我們家放在心上,那我們便是再殷勤,他也不會對你哥哥另眼相看的。”
趙琇笑道:“新太子能讓廣平王如此看重,肯定不會是這麼不靠譜的人。到時候咱們不必明著說要巴結他,也不必特地讓哥哥出頭,只管讓哥哥扶著您去晉見就行了。哥哥一表人材,又有功名,太子見了肯定要問的,讓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