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一十五章 張氏的憂慮(第2/3 頁)
哥表現一下,不必多說什麼,太子要是欣賞了,以後也會庇護一二。有了太子青眼,我們趙氏一族也就不怕別人欺負了。”
張氏放下心頭大石,道:“一會兒給京裡寫信,讓宅子裡留守的人打聽一下,到底是哪位大人過來修壩。若是新太子當真要來,也好事先準備準備。”說到這裡,她眉頭又是一皺:“新太子若要來,跟當年廣平王南下還不一樣,那時候廣平王可還未立儲呢。”
趙琇道:“到時候一路上的招待工作,想必是地方官府負責的吧?咱們奉賢這裡,自然就是陶大人負責了。這種事肯定要事先打招呼,咱們可以跟陶大人打聽一下。”
張氏眉頭一展:“方才陶太太還說咱們家自己燒的茶具好,我記得上個月窯上才送了幾套器皿過來,有一套荷葉樣式的青瓷茶具。既別緻,又新鮮,陶太太又恰好喜歡荷花,就把那套茶具給她送去吧。另外再捎上兩包茶葉。”
趙琇答應著,又笑道:“既然要送,哥哥的兩位先生們那裡,是不是也該送一點?眼看著快到中元節了,哥哥八月又要下場,正要請先生們多指點指點他呢。”
張氏微笑頜首:“你說得不錯。我幾乎忘了,把咱們家的茶葉也送兩罐過去,另外添上筆墨紙硯、米麵、衣料、棉花等物,再奉上二十兩紋銀,不,四十兩,務必要請兩位先生多多用心。”
晚上趙瑋從先生那裡回來,聽說了這件事,特地向趙琇道謝:“多謝妹妹想著,我成天光顧著埋頭讀書。竟然連這個都忘了,真是該死。”
趙琇笑道:“哥哥只要用心向先生們請教就好,這些事自有祖母與我料理,你不必操心。”又問:“兩位先生都喜歡什麼樣的花紋、顏色?又或是在筆墨紙硯上有自己的偏好的?我送東西過去時,也好照著增減。”
趙瑋想了想:“王先生愛竹,把四月裡窯上燒的那套青竹花樣的器皿全套送過去就行了。咱們家的茶葉他倒不怎麼喝得慣,可以送兩罐上好的西湖龍井去。至於劉先生,他家境富足,日常用度格外講究,寫字畫畫愛用雪浪箋,喜用歙硯與曹素功墨,不愛穿花綢錦緞,卻喜細軟的松江棉布,你斟酌著送就是了。”
這兩位先生不是趙瑋從前上的學堂裡的,而是中了秀才後另外找的。一位是老舉人,一位是監生,學問都極好,對趙瑋的功課也用心。張氏非常看重他們,因此雖然兩位先生的喜好有些挑剔。東西也零碎,趙琇還是答應了下來,不敢怠慢。
倒是趙瑋有些不好意思:“是不是太過瑣碎繁雜了?同窗的師兄弟們也曾為送禮而傷透腦筋,我卻把事情都往妹妹身上推,實在是枉為人兄。”
趙琇壓根兒就不在乎:“沒什麼的,我就是吩咐底下人去採買罷了。咱們離松江蘇州這樣的繁華大城近,自然有采買東西方便的好處。”
“是麼?”趙瑋歪歪頭,“採買還算方便就行,我每常在想,若家裡有個文房鋪子就好了,想要送先生什麼東西都不必煩惱,只管從鋪子裡拿。”
趙琇笑了:“哪有這麼簡單?文房鋪子也要有貨源的,不然裡頭賣的東西從哪裡來?總不能樣樣都自己做吧?”不過她想到奉賢現在還不是個經濟發達的地方,就算街上貨品種類豐富了許多,也不是表現在文房用品上,如果真有這方面的市場,開一家小文房鋪子也不是不可行的,反正家裡每月都要上蘇州松江等地採買。這種生意,祖母大概更有興趣去做吧?
趙瑋看著妹妹的神色,有些猜到她轉的是什麼念頭了:“怎麼?難道你真要開文房鋪子?”
趙琇笑道:“這個還要先看看,只要不會虧本,也不是不能做的。”
趙瑋想了想:“如果真要開鋪子,倒可以在族裡尋位族人幫著打理。兩年前被外六房招去做學徒的族中子弟,或因受不了苦,或因家中有難處,如今陸陸續續有不少人回鄉了。他們在奉賢找不到事做,又沒本錢自己開鋪子。年後開始就總有人來問我,茶園是否還缺人,幾個月過去,連桃園和瓷窯那邊都有人問了。我想著茶園裡通共不過是幾十株茶樹,有蔡先生在,外六房又盯得緊,哪裡需要再添人手?桃園也不到百畝,如今的人儘夠使了,瓷窯是私窯,只是燒自家用的東西,哪裡還用安插族人?不過他們訴苦訴多了,我瞧了實在不忍。就連啟軒哥也抱怨過我們不讓他去茶園幫忙,害得他只能在南匯港尋生計。若家裡真要多開幾個鋪子,交一兩個給他們打理,也是好的。”
趙琇笑說:“這個好辦,再有人來找哥哥訴苦,你只管跟他們說,有心要自己開鋪子的話,只管開去,本錢可以找我們家借,三五年內,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