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部分(第3/4 頁)
才,不用多也夠了;那些個庸才,要多少也沒用。所以說,考核才是最重要的。
房玄齡:身言書判是入仕之初的考查,年終用來考查,反對的人會有理由。
長孫無忌:我可以說,當初天下逐鹿,用人急迫,現在,大唐一統,文治天下,當然用人要嚴。只是,標準是我們定。
房玄齡:逐品考核,三品以上大臣,由陛下親自考核吧。
李世民:無忌呀,你是右僕射兼吏部尚書,秦王府的人在朝中是少數,少數換多數,小心謹慎,做好我犧牲你的準備。
長孫無忌:好啊,用我一個人換一朝人,值得值得。
貞觀之治 第二十四章(1)
刑部大廳內已經鬧翻了天,所有的人都在翻查衛州殺人案的報告。
張儉:大家抓緊啊。
刑部員外郎邸懷道回來,不知道發生了什麼事情,走向前來,向裴寂和張儉敬禮。
邸懷道:那個案件不是議論很多次了嗎?
張儉:什麼,我怎麼不知道?
邸懷道:衛州殺人案不就是那個楊貞案件嗎?楊貞是衛士,路經衛州板橋店,老闆當夜被人殺了,當地人發現楊貞的腰刀有血,就把他抓住了。文書往來已經有幾個月了。
張儉:原來就是這個案件啊。裴相,是屬下失職。我們這裡都稱這個案件叫楊貞案,您一說衛州案件,反而沒有印象了。
裴寂:別解釋了。現在這個案件已經驚動了陛下,為什麼到現在還沒有一個著落?都省也沒有得到你們的上報?
張儉:這個案件有一點複雜,邸大人,你跟裴相說說。
裴寂:這麼久竟然沒有一個結果?
邸懷道:是這樣。案件上報的刑部,大家研究了,覺得案情複雜,轉給大理寺,大理寺也說可疑。
裴寂:可疑就查呀。
邸懷道:是應該展開調查,但刑部缺少人手,希望大理寺派人去。但大理寺也派不出人手。後來就商議,御史臺人多,又有專門負責地方事務的監察御史,就轉請御史臺。可御史臺說非重大案件,御史臺不能出使。後來乾脆要地方把犯人送來。
裴寂:這也可以啊,送來了嗎?
邸懷道:衛州地方來文書說,是楊貞一人呢還是所有證人?於是又請大理寺定奪,但大理寺說從案件調查有效性來看,最好人證物證都帶來。於是我們請衛州如此辦理。來往文書都在這裡了。
裴寂:幾個月的時間,等於還在這裡討論,任何決定也沒有作出?
邸懷道:既然已經驚動陛下,哪裡還有時間商議,應該立刻向朝廷報告,請求朝廷派出使臣前往衛州調查。
裴寂:好,你們儘快上奏。
李世民對杜如晦說:我看了裴寂和你的奏章,認為衛州案件疑點甚多。那個楊貞,一個路過的衛士,為什麼要殺人?可是,你們怎麼到現在還沒有開始調查?
杜如晦:刑部說,現在機構改革事情重大,所以先放放。
李世民:什麼,人命關天的事情還要放放?
杜如晦:可以先派大理丞張蘊古到衛州調查。
李世民:好,就這樣。任命張蘊古為特使,出使衛州查案。
兩儀殿內,張蘊古拜見李世民。
張蘊古:老闆的妻子有外遇,謀害老闆,嫁禍路過的衛士。楊貞是冤枉的。
李世民:做得好。楊貞呢?
張蘊古:他原來就是要到京城的,所以帶來了。
李世民:人怎麼樣?
張蘊古:很機靈。
李世民:(對杜如晦)你打算如何安排楊貞?
杜如晦:臣想安排他為北門長,以後有了資歷,可以做陛下的牽牛衛士。
李世民:好。
李世民:唉,幾個月的文書都沒處理,百姓會如何想像朝廷啊。莫以善小不為也,何況人命關天。關於精簡機構,現在既然已經由玄齡、如晦負責,以後直接向朕彙報,希望儘快出臺方案,直接由御前會議定奪。
房玄齡:現在涉及的問題眾多,先要核定各個部門的人數和職掌,從職掌重複的地方進行精簡。同時,法令要修改,把新的人數寫入法令,各個部門的職掌重新修訂,特別是處理文書的時間要確定一個限度,凡超過限度的要給予處分,嚴重的文書被耽擱了要法律處分,同時也要寫入格式。
杜如晦:陛下精簡機構,既要提高效率,又要精簡人數。先找出效率不高的原因,其他一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