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部分(第2/4 頁)
,褫去利州都督官職。皇帝陛下,右僕射請褫去義安王封王,奪回食邑人口。
李世民:準右僕射所請。
李世民掃看諸王:清君側,我倒說說漢景帝。漢景帝,就是那位創造了文景之治的漢景帝。不管他做過多少了不起的大事,殺晁錯,放棄長遠的大義,為後世所遺憾。漢景帝殺晁錯,我以為是背叛。一國之君,怎麼會背叛他自己?捨棄大義,犧牲忠臣性命,就是背叛。臣下輔佐君王治理天下,君臣本是一體,共同對道義對天下對百姓負有責任,彼此信任,是一種道義。違背這樣的信任,就是背叛。臣下有背叛,君王也有背叛。但是,君王背叛才是更大的危害。至於清君側。
李世民:魏徵,受李孝常拜。
李孝常拜魏徵。
魏徵微微答拜。
李世民:刑部尚書。
李靖:在。
李世民:平民謀反,怎麼罰?
李靖:斬首。
貞觀之治 第二十三章(2)
李世民:依律辦理。
李世民矜持地吃完最後一口,旁邊內侍遞過小金盆,李世民洗手指,揩乾,再拭嘴,理髭。
封王中有人暗泣,有人嘔吐。
李世民:撤宴。
公元628年,貞觀元年十二月三十,義安王、利州都督李孝常伏誅。
李世民:魏徵,我剛讀完你的奏疏,寫得不錯,言之有理。你是不可多得的忠臣。
魏徵:陛下錯了,我是良臣,不是忠臣。
李世民:好,好,你是良臣。上次李孝常要殺你,你受驚了,我還沒有補償你。我什麼都給過你了,官爵、財物。只有一樣,我沒給過你。
魏徵:陛下指的是什麼?
李世民:這還不簡單嗎,女人啊。
魏徵驚訝。
李世民:怎麼,你不喜歡女人?
魏徵:我已經有妻室了。賤內與我共患難,我不忍拋棄。
李世民:誰說讓你拋棄了?你看看滿朝上下,誰家裡只有一房妻室呢?
魏徵:也許是我對世俗不明,但這樣的恩寵,陛下還是賜給別人吧。
李世民:別人配不上,配得上的我已經賜過了。今天我賜的就是你。
魏徵:陛下,我還是不要接受了。
李世民故作嚴肅:魏徵,你是要抗旨嗎?
魏徵為難:我能回去和賤內商議一下嗎?
見魏徵狼狽,李世民笑了:商量什麼,我是天子。我說什麼就是什麼。你商量什麼?
魏徵不語。
李世民:既然你為難,就給你這個特權,讓你回去和你的夫人商量一下。等商量出結果了,回來告訴我。
李世民與杜如晦、長孫無忌、房玄齡對坐。
房玄齡:當初晉陽起兵,兵將合一,所謂府兵,當時各自領各自的兵馬,別人難以統領。天下統一了,還是各自領各自的兵馬,麻煩了。
杜如晦:是啊,確實如此。所以先要兵將分離。
長孫無忌:不容易!在手裡的,沒有人願意交出來。
杜如晦:若兵將分離成功,下一步是兵農合一,即閒時是農,戰時是兵,有這一分一合,朝廷才能既不養兵,又能用兵。
李世民:那就太好了。
房玄齡:這樣一來,當年的各路英雄就不太可能領兵造反了。
杜如晦:第一步先設立六衛,陛下由六衛總統天下兵馬。我怕的是,一旦調動,萬一突厥滋事,怎麼辦?
李世民:兵者,兇器,小心軍隊,小心佈防,小心調動,小心對待。兵部先議論到這兒,吏部呢?
長孫無忌:吏部不比兵部麻煩少,現在任上的三品到五品官員差不多都是當年太上皇任命的,人脈都在裴寂手上。如今,太上皇不管朝政,陛下即使下達政令,那些官員還是看裴寂的眼色。
李世民:朕只有一個目標,減少官員,增加效率。如何做到這一點,還需要你們去想辦法。僅一個殿中省,按摩師就有一百二十人,可實際上,每天最多需要三四人。如此人浮於事。這種情況決不只是殿中省。無忌,我讓你做右僕射,本來也就是這個意思,你要想出辦法來。
長孫無忌:當然只有汰舊換新。立個新標準吧,再來一次身言書判,不夠吏部的規格,淘汰之。
李世民:想要達到天下大治的目的,最關鍵在於考核。按才能的大小來授以官爵。就像古人說的,有了真正的人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