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部分(第1/4 頁)
侯君集滿頭大汗,跑步進來,手裡拿著幾張紙,也不行禮,直接遞給李世民。
侯君集:長安街頭髮現的傳帖(傳單),李孝常要殺魏徵清君側。
李世民:動手了,好啊。侯君集,即刻率領衛士百人,火速到魏徵家中,把所有老少都帶到宮中。尉遲敬德,你率領所部,立刻出城,在城東佈陣待命。無忌、如晦!你們立刻著手,改變近半月的長安和北門衛士值班順序,所有軍隊調動,十人以上,必須上奏。另外,不要驚動百姓,長安實施戒嚴。
貞觀之治 第二十三章(1)
清晨的陽光斜照,大殿之上,封王們互相點頭致意。
李世民:諸位想必還未早餐。李世民示意內侍們上早點。大部分人不知所以然。
李世民:封王的規格,早餐例有音樂,我這裡免了,因為氣氛不合。
大家面面相覷。
李世民用手示意了一下,自己吃起來。
尉遲敬德的軍隊在城東剛剛佈置好,李孝常統率的軍隊就出現了。
隨從:右武衛將軍和統軍已被朝廷扣押。
李孝常:監門將軍呢?
隨從:監門將軍已被朝廷扣押。
李孝常看著尉遲敬德的軍隊,策馬向前走去。
尉遲敬德全副武裝,騎馬來到兩軍陣前。
李孝常:吳國公,義安王拜見。
尉遲敬德:義安王,打獵不在利州,怎麼打到京師來了?
李孝常苦笑:我聽說,削減封王是特進魏徵謀劃的,之前逼反了燕郡王,之後逼反了長樂王,是可忍孰不可忍。今天,我義安王要清君側,不是謀逆,請吳國公轉告陛下,殺了魏徵,孝常立刻解散軍隊,親自到陛下面前負荊請罪。如果陛下不忍,義安王只好親自清君側。
尉遲敬德:我看不必轉告了,我與你在這裡較量一下,比來回傳話要快多了。
李孝常:還是請吳國公轉告陛下。
尉遲敬德:轉告陛下,我的條件是,利州兵馬後退十里。
李孝常回身舉手示意後退,利州兵馬軍陣後退。
太極殿中,封王們還在不知所以地吃早餐。
內侍:義安王陳兵城門外,請陛下清君側,斬特進。
封王們看向李世民,有的驚慌,有的微微笑。
李世民:清君側?義安王是忠義之士啊。李世民看了一眼封王們,封王們紛紛點頭。
李世民:削減封王是朝廷議決,已經宣佈。忠義之士,可以議論,可以上奏章,可以再議。可是義安王散傳帖,聳動輿論,又陳兵京師。
李世民:中書令,這裡的意思是……
房玄齡:謀反。
裴寂:謀……當然是謀反。
長孫無忌:封王謀反。
李世民點頭:封王本來是要封王站在朝廷這一邊,謀反,任你是何等封王,都是謀反。
李世民:令吳國公執義安王太極殿議論。
兩軍對壘。宣旨官騎馬到尉遲敬德邊。
尉遲敬德:義安王,陛下手敕,吳國公,就是我了,執義安王,就是你了,太極殿議論。義安王,吳國公不客氣了。
李孝常沉默,垂下頭,下馬,走向尉遲敬德。尉遲敬德示意隨從,隨從牽馬過來。李孝常上馬。
太極殿裡,一片寂靜。
尉遲敬德右手執刀,左手執矛,跟在李孝常身後,入殿。
李孝常一一與諸王注目。
諸王有的點頭,有的沒有表情,有的垂頭。
李孝常到李世民前,伏拜:皇帝陛下,義安王奉敕太極殿議論。
李世民:令右僕射主持議論。
長孫無忌:利州都督議論。
李孝常:義安王建議斬魏徵……
長孫無忌:殿中有附議者否?
殿中寂靜無聲。
長孫無忌掃視諸王:利州都督詳陳理由。
李孝常囁嚅,含混地發出了一些聲音。
長孫無忌:朝廷建議削減封王,陛下曾有聖旨,右僕射臣無忌再陳述如下,一、確有戰功的宗室,如江夏郡王等,保留郡王封號。二、功不高之太上皇系郡王,減一等。三、除此之外,一律減等。四、減等者,官職的待遇依舊。利州都督,前三條之中,你佔哪條?
李孝常:臣……我佔第三條。
長孫無忌:利州都督聳動輿論,干擾朝政,陳兵京師,謀劃反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