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部分(第3/4 頁)
邊林帶望去,兩邊遼闊無邊的田野生長著蔬菜。我問司機:你要把我拉到哪個生產大隊去?田野裡有賓館?司機也覺得不對,說:是的先生,田野裡面沒有賓館,那我們往回走吧。往回走又進入高架橋的迷宮,心裡高興,沒生司機的氣,勸他,你先找到金橋路再說,當然,我不會按你那個崩起來沒個停的表付錢!卻算找到知音,司機也認為不應該按他的計價表付錢,說只付100元就夠了。
我很快樂地回到久悅賓館,像一個偷紅薯的人揀到了新玉米,久悅賓館還有人值班,進門便道:你們工作真忙呀,天天都像打仗!我知道他指的是搜狐報道團隊,我卻是喝酒而歸,不過,也可以算工作,我至少可以為這次喝酒寫一個《暢飲上海》之類的文章。
扁肉
扁肉,一種源於閩西北沙縣的餛飩。由此,餛飩有了北京的餛飩,廣州的雲吞,成都的抄手,武漢的清湯之後,又增加了一個名字。扁肉所以稱之為扁肉,蓋因沙縣扁肉的肉餡製作區別於其他的餛飩,扁肉餡製作不用刀,早晨買來鮮肉,用特製的木棒敲打,一直敲打成細膩的肉泥,包制扁肉的麵皮也薄,約合餃子皮的四分之一厚度。
扁肉湯煮,湯中有淡淡的中藥味道,這是沙縣小吃的味覺符碼,除蒸餃,拌麵之外,沙縣的燉罐都是藥膳。扁肉吃起來,肉餡嫩、鮮、脆、爽,湯有淡淡的當歸氣息,特別是肉餡的脆爽勁,咀嚼起來讓人感覺到一種源於南國的享受。通常一碗扁肉,一籠蒸餃,便吃得心滿意足。設若是非進餐時間有了餓感,吃上一碗2元的扁肉,也可以暫時慰安飢腸。
發現福建沙縣扁肉是一個奇妙的過程,大約是去年,我在湖北黃石發現有這麼一個小店,一間大約十平米的鋪面,門口立著一牌,上書“福建沙縣特色小吃”。然後,相繼在浙江的淳安、東陽和北京通州八里橋市場均發現有“福建沙縣特色小吃”,我分別在淳安、東陽和北京通州品嚐過沙縣的扁肉和蒸餃。浙江東陽的沙縣小吃店還是開張不不久的,兩位長得清秀而穿戴利索的年輕姐妹在操持。
回到北京,我專門去八里橋市場的沙縣小吃店,這是一個夫妻店,老闆娘姓胡,他們的廚子是一個比方太略矮的中年女士,有40年做扁肉的經歷。不論是在東南,還是在北京,沙縣的扁肉以及蒸餃,形態以及味道均覺相似,胡女士說,這是沙縣政府的統一策劃,沙縣人出門開小吃店,全部掛“福建沙縣特色小吃”的招牌,10平米的鋪面,夫妻兩人經營,扁肉2元一碗,營養燉罐從5元至10元不等。沙縣人都會做扁肉,沙縣官方統計,去年沙縣外出經營沙縣小吃累計已達10118家,從業人員35127人,佔全縣人口的;小吃經營收入達億元,人均增收1389元,佔全縣萬農民人均純收入3599元的52%。
沙縣小吃已經攻陷包括成都在內的全國各大中小城市,我覺得沙縣小吃的美妙處,在於它的精細製作,扁肉、蒸餃全都精細有加,未見走形,小小的燉罐,神秘而新鮮,堪稱是一顆味覺與營養的炸彈,我數度喝過鴿子罐,它是以鴿子、花旗參及其他中藥燉制而成,五花八門的燉罐,都裝在一個蒸桶裡保溫,隨要隨取。且店面,又是保持著額外的清潔,雖然沙縣小吃皆獨家小戶經營,他們卻似有統一製作標準,選擇城市的學校、生活小區等較為偏僻的地方開店,一地開有一店,其餘老鄉不來參與競爭。
顯然,沙縣小吃保留了傳統的正規化,以味覺、形式和營養之要素確立它的競爭優勢,與之比較,麥當勞的獨家連鎖,統一製作標準,沙縣小吃遵循的是那個古老的傳統約定,與川味遍佈大江南北的各式“正宗川味”恰成對應,他們只打統一的沙縣牌,沙縣是他們的出發地,或者也是歸宿。胡女士拿出沙縣官方統一製作的沙縣招貼畫,沙溪之畔的沙縣,清水上的沙縣,一方水土的美食,今日共濟天下。
書 包 網 txt小說上傳分享
爆鱔面過橋
我住過杭州的胡慶餘堂,胡慶餘堂在杭州吳山北麓,有一大片氣宇軒宏、金碧輝煌的古建築群,為清末著名紅頂商人胡雪巖集巨匠、摹江南庭院風格耗白銀三十萬兩於1874年建立。胡慶餘堂號稱江南藥王,承南宋太平惠民和劑局方,廣納名醫傳統良方,精心調製慶餘丸、散、膏、丹、濟世寧人。住在這裡,隱約有一種住進歷史的感覺。
胡慶餘堂出門的右手是大井巷,左手是河坊街。今日的河坊街,是一條仿古步行街,除賣些仿古工藝品外,餘下就是茶樓酒肆,我喜歡早晨或靜夜到此轉悠,杭州的夏天也熱,河坊街卻是有涼風,惟那店家門前的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