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部分(第2/4 頁)
。即使是對負性情緒,我們仍然有能力對情緒的感受和表達,進行某些必要的“節能減排”,且用不著釋出“紅標頭檔案”對情緒採取強制性的“限產、減產或停產”的行政措施,也用不著什麼資金和裝置投入。
·認知特徵
“真不知道,這個人到底是怎麼想的!”我們常用這句話互相抱怨,這句話更多地意味著,這個人與那個人在對事物的認知方式上大不相同,你不知道他是“怎麼想的”,意味著你不知道他是“怎麼看的”。想法不同,緣於看法不同。
人們在自己的職業生涯中對重要的要素與表象進行組織時,都有自己不同的方式。人格的認知功能,是指不同的人會從情境中獲取不同的資訊。人們在感知、思考自己和外部世界的時候,有著自己的獨特方式,這些不同的方式,也直接關係到一個人適合從事什麼工作或不適合從事什麼工作。獲取資訊與看待自我和世界的不同方式,構成了職業人格的一個重要側面。
在日常生活情境中我們經常可以看到,對同一個情境,不同的人會有截然不同的感受,併產生不同的行為。有些人關注情境中物品方面的資訊,如品牌、質料等,而有些人更關注人際關係方面的內容;有些人特別關注情感世界,而有些人則完全忽略情感世界。那些更加關注情感的管理者,更容易與員工進行深入的、非正式的溝通,而那些完全忽略情感世界的管理者,更願意把關注點放在事情的進展、產品的質量、工作的效率上,而對這之外的事情不大予以關注。這樣不同的關注點,就造就出不同的人際關係特點。
認知取向包括認知的圖式,個人建構和編碼策略,歸因傾向,價值觀和職業目標等。
·動機傾向
一個人能得到什麼,往往取決於他想得到什麼;一個人能成為什麼,也往往取決於他希望自己成為什麼。在職業成就上,“有心栽花花不發”當然常有,而“無意插柳柳成蔭”卻畢竟罕見。
許多人在中學甚至上小學的時候,就試著寫過“我的理想”、“我的未來”這類命題作文,如果我們記得沒錯的話,會發現,這些命題作文幾乎都被我們寫成了職業生涯規劃。我們還在很稚嫩的時候就開始幻想自己的未來,幻想著自己應該成為什麼,會成為什麼。儘管後來我們實際上從事的工作與當初的幻想之間的距離,大多有十萬八千里之遠。但是,感謝老師——老師的命題,使我們在人生中第一次萌發了自己的職業動機。我們對職業選擇的考慮,正是在那次作文課上得到了最初的啟蒙。
與性格特質、認知取向又有所不同的是,職業動機更多地取決於個人所處的文化背景、社會條件、家庭或經濟狀況、個人價值觀等因素。比如一個從性格特質上其實更適合當教師的人,很可能由於身處物慾橫流的金錢拜物教的社會環境中,完全失去教書育人的熱情而寧可選擇下海。比如一個被欺負怕了的人,更可能連做夢都想著做官或者穿上一身警服在欺負過他的人面前顯擺一下。
為什麼要了解職業性格?(20)
我們講的職業動機,就是能夠引起一個人去從事某種職業活動、長期地維持這項職業活動,並且能夠使這些職業活動朝向某一目標進行的內在動力。
如果說性格特質、認知特徵是屬於解釋學的,它只能被描述、被解釋、被測評,但很難被改變,我們對自己的性格特質和認知特徵往往無可奈何,那麼,人的自我概念、情緒、動機這三者則屬於動力學,它們都能夠轉化成為我們職業行為的驅動力,更容易成為我們進行自我開發的個人資源。
從三個側面摸你的性格之“象”
性格具有整體性,好比一隻大象,我們只能從不同的角度、不同的側面去摸它,否則,每次我們都只能當盲人。面對自己的性格,我們恐怕得有點“分身術”——必須同時從如下三個方面去看自己:
·你的人性
人性也就是所謂人類本性,這是使用頻率非常高的詞之一。人具有共同的人性,意味著人首先是人,與所有其他人都相同或相似。比如:
——人有群居的本性,每個人都與他人一起生活,並將自己歸屬於某個社會群體。假設有這樣一個人,他天生就是“自絕於人民,自絕於社會”,天生的超然獨處,他就與人類本性相違背,我們可能會說他是個“白痴”、“瘋子”,也可能用“至人”、“神人”、“超人”這類標籤往他的額頭上貼,甚至乾脆不把他當人,而把他當神仙看。
——人需要愛情,至少需要*。
——幾乎所有的人都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