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部分(第3/4 頁)
迫使用簡陋的工具,自然遠遠不如那些從小就在地裡幹慣苦活兒的農民。因此,自1957年起,大多數的知青都被送去已開發的農村,而不送去開荒了。
宣傳部門跟統計部門一樣,永遠也分不清兩類不同的知青,因為農村知青和城鎮的一樣對農村存有偏見。他們很自然地就認為接受了教育,拼老命得到了文憑,這就能允許他們從此告別農村在城裡找一份工作。因此,必須不斷地提醒所有的知青,不管你是從哪兒來的,教育的首要目的是培養“有社會主義覺悟的有文化的勞動者”' 見《人民日報》1957年11月11日第一版。'。另外,由於農業在國民經濟中佔有極其重要的地位,他們就有必要成為第一代會算、會寫、又會使用農具的“新型農民”'見《人民日報》1964年5月4日社論。'。這是他們的義務,是一個“光榮偉大”的義務。毛在當時也不乏讚美青年之言論,他把青年比作“早晨八、九點鐘的太陽”,“是整個社會力量中的一部分最積極最有生氣的力量”'見《人民日報》1957年11月19…20日;《中國農村》,前引,頁959。'。他強調青年“最少保守思想”' 引自《中國農村》。',推動農業發展和荒地開墾都需要他們的這種大無畏的開拓精神。除了繼續革命,新一代的“歷史使命”就是“改變農村落後面貌”' 《人民日報》1964年5月4日社論。'。“支農青年”一詞在當時經常替代“知青”一詞,這就說明政府是把發展農村看作首要目標的。 到了1968年,這個目標就下降到了第二位,不過並沒有在下鄉運動的宣傳中消失。1968年8月24日河南日報還發表文章,鼓勵“紅衛兵小將”要一輩子當“毛澤東時代的新型農民”,這樣就“一定能從根本上改變農村的 一窮二白 面貌”,“又一個農業生產大躍進即將來臨”' 《河南日報》1968年8月24日,刊於SWB; 1968年9月4日。'。
但城鎮青年又能為農業發展作出什麼貢獻呢?我們在上文談過他們可以當會計或者教師。他們也可以在農業機械化和普及現代農業技術方面做些事情,例如搞科學試驗,研究如何提高土地單位面積農作物的產量。他們還可以做衛生員或者“赤腳醫生”' 根據毛在1965年的指示,農民或者知青在當地接受短期醫學培訓後,就兼職當醫生。',協助推廣農村的保健工作。在整個60年代初期,知青這種能致力現代化的作用一直被置於首位,並持續到文化革命以後。另一類貢獻(前面已提及)這時逐漸升到了第一位:政治工作。開始只是普通的宣傳工作(給農民讀報紙、讀毛選),之後透過組織宣傳毛澤東思想的“文化”活動,直接參加對“階級敵人”的批鬥會' 從1962年開始,毛髮起的各項政治運動的靶子都是企圖搞資本主義復辟的“階級敵人”。'。
然而,上述各點都屬於比較特別的,首先要求知青做的是下地幹農活兒。這就使我們懷疑運動的首位目標究竟是不是發展農業。因為在幹農活兒上,他們一定不能勝過農民;此外,農村最缺乏的並不是勞動力。執行鄧小平的經濟改革政策以後,中國政府承認農村勞動力有一大部分是多餘的' 新華社訊,1984年3月13日,刊於FBIS; 1984年3月16日。'。毛自己也意識到了這個問題,他在1962年曾寫道:“為解決人口過剩,農村人口是個大問題”' 《毛澤東思想萬歲》,頁398。'。1968年底在報刊上可以讀到:“在農村安置知青及城鎮居民並不只是為了增加農村勞動力”(言外之意就是也有這個目的),還有:“我是個青年,蹲在城市裡沒事幹,農村很需要勞動力”'新華社訊,1968年12月25日,刊於SWB; 1968年12月30日; 《人民日報》1968年12月22日第一版。'。既然這後半句話的真實性極為可疑,所以要在前半句裡尋找真正的因由,那就是城市裡人口過剩,從而帶來失業問題。注重這個因由的另一個理由是,因為大多數知青被送到比較“興旺發達”的農村' T。 Bernstein; 前引,頁63…67。',而不是到可能需要他們的知識甚至他們的勞動力的最落後的地區。大約百分之四十五的上海知青安置在該城郊區' 汪力田、李平,〈上海三十年來勞動就業的回顧與展望〉,載於《社會》1982年第一期,頁9:知青中49萬多遣送到市郊,而60多萬則遣送去了外地。',那是中國發展得最好、人口最密集的農村地區之一' 每個農業勞動者的平均可耕地面積從1949年的4。63畝下降到1979年的1。78畝,從全國來講,從1952年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