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部分(第2/4 頁)
以農為主而農業又很落後的國家,發展農村當然是一項根本任務,其中就需要有一定知識水平的人留在農村。土地改革以後,農業合作化令這種需求顯得更加迫切。1955年,毛就已經發出人所盡知的號召:“一切可以到農村去工作的這樣的知識分子,應該高高興興的到那裡去。農村是一個廣闊的天地,在那裡是可以大有作為的' 《中國農村的社會主義高潮》卷二,頁795。'” 。
這後一句就成了上山下鄉運動不同階段不斷重複的固定詞句。開始的時候,這段話不過是毛看了一篇文章後所寫的按語,該文介紹合作社如何使用畢業生'毛曾為河南省郟縣大李莊寫下了這條按語,這個莊子後來成了模範人民公社;見本書頁132…133。'。當時急需尋找有相當文化水平的人為四百萬新成立的合作社擔任會計出納工作' 《人民日報》1955年12月11日第一版。'。毛所指的“知識分子”主要是中小學畢業的農村青年,必須說服他們回鄉去當會計、技術員或者教師' 從1963到1965年,多篇文章都談到有“4000萬知青”在農村。事實上,那個時期只有幾十萬城市知青。其餘的是把只要上過一天學的農村青年都算在內的粗略估計(見T。 Bernstein; 前引,頁23;定宜莊,前引,頁326)。更有意思的是,共青團中央在1962年曾計算過,在農村大約有3000萬“知識青年”,就是說高小畢業的青年農民。他們約佔同一代人的1/4(見定宜莊,前引,頁326)。在參閱文化革命以前的檔案之時,千萬不要忘記當時高小畢業的青年農民是被算作“知識青年”的,但在城裡就不一樣了,必須得是初中畢業的。到了後期,似乎都把中學畢業當作釐定“知識青年”的標準。我們沒有找到有關全國範圍內1968年後回鄉知青人數的資料,不過,在新疆,在1968…1977年間共有9萬8千名回到了農村,同時期有25萬8千名城市知青下了鄉(見《新疆通志…勞動志》,頁70及72)。'。他們的返鄉毫無疑問一定能幫助發展農村,同時還可以減輕城市的負擔,那裡已不再能容納所有來自農村的畢業生。
但後來不只是他們去了農村,城鎮畢業生也被牽扯進去了。把城鎮青年送去發展農村的想法並不是毛首創的(正如企圖在農村搞社會主義革命那個想法一樣)。那是出自毛未來的死對頭赫魯曉夫的思想。作為共產主義領袖,他們兩個都是農民出身而且都受了民粹主義的影響。1954年初,赫魯曉夫希望儘快改善不景氣的蘇聯農業,忽發奇想,利用城市共青團員們的先鋒精神,動員他們去開墾位於卡薩克斯坦和西伯利亞的3500萬公頃的荒地。這場由勃日涅耶夫領導的“運動”開初取得了相當好的成績。兩年後,約30萬大城市的青年在這些土地上安置下來。到了50年代末,他們生產出的糧食佔全國產量的三分之一' M。 Malia; La Tragédie soviétique; 頁418; M。 McCauley; Khrushchev and the Development of Soviet Agriculture: The Virgin Lands Program。'。1955年,這種經驗引起了中國共青團中央委員會的注意,從而在團刊上轉載了赫魯曉夫1954年2月20日對首批莫斯科自願開墾者發表的重要講話,並附上洋溢頌揚之詞的評論' 《中國青年》1955年第二期,頁1…4,37。'。團中央隨後組織了一個代表團赴蘇聯學習經驗,回來呈交了一個報告,黨中央大加讚賞,並從6月底起予以轉發' 定宜莊,前引,頁43…44。'。幾個月後團中央組織了第一個知識青年團隊到黑龍江北大荒去開荒,其中包括一些城鎮共青團團員,也有農村青年畢業生。這個開荒團就是後來為動員上山下鄉反覆宣傳的典型。學習赫魯曉夫的榜樣,不遺餘力地稱頌青年們的開拓精神、願為發展祖國農業自我犧牲的決心、為發展落後地區的文化作出的貢獻,還有他們放棄腦力勞動而選擇了體力勞動的革命情操。這類美言美語在中國以後的宣傳機器裡不斷地重複又重複。然而,原本是從蘇聯老大哥那裡學來的這一事實很快就被忘得一乾二淨,而毛主席卻被譽為下鄉運動的始創者。值得提出的是在中國的宣傳中加上了一段赫魯曉夫從沒說過的話:城市裡沒有足夠的工作,中學大學裡也沒有足夠的學額來滿足所有的畢業生。
事實上,與蘇聯模式相比較,中國的下鄉運動顯得重要得多,而且發展方式很不同。譬如,知青開荒者沒有能在經濟上有所作為。他們被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