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部分(第2/4 頁)
果和人性的外化
4.對文明優越性的心理學說明
1.相對和歷史的文明
當我們將現代文明與古代文明、工業文明與農業文明作比較時,立即被感覺到的絕不僅僅是差別,更是差距,而人類文明史更可以和人類歷史同義。文明的不斷進步體現的不是文明表面上毋庸置疑的絕對和凝滯了的優越,而是存在於文明程序每一個時刻上的相對性和歷史性。
即便“文明”這個詞本身的含義也是有侷限的。古羅馬鬥獸場上被喝彩的勇士,今天被視為殘酷的奴隸制的祭品;流誦千年的水滸英雄,讓賢於有著俊秀臉龐的足球明星,與此同時一貫柔弱並從來被文明強調柔弱的女性典範,幻化為今天紅極一時的男性化了的“超女”。“文明”從來沒有固定的含義,它一直是相對和歷史的。文明無疑是可以“更加”的,今天的文明,明天就可能成為無知、野蠻,而昨天的文明,有相當一部分已經成為無知與野蠻。
另一方面,文明也透過下降來回應上升,它與它的對立面一體兩面。文明導致退步,同時又在進步中認可這些退步;文明帶來進步,但進步又始終因為難以擺脫的退步而此消彼長。
“文明”是優越的,但優越始終只是對應特定的時間、特定的角度。文明始終伴隨著與字面含義相反的一面,始終是相對和歷史的。
2.人類現象和一種生物現象
“文明”可以看作人對人類現象的自稱。
今天被稱為“文明”的東西,無一不屬於人類現象,並且人類現象的任何一個方面都可以視為是文明的。人類活動及其結果的總和(亦即人類現象)可以稱為文明。
將文明遺蹟與人類遺蹟比較,二者是同義的。將人類遺蹟與生物遺蹟比較,前者從屬於後者。文明是人類現象,而人類現象又是一種生物現象,從而“文明”其實也只是僅具有中性含義的一種生物現象。
唯一與眾不同的或許不是是否“文明”,而是當今人類的繁盛。我們覺察到這一點,從而將自身的現象稱為同樣專屬於自身的“文明”,併為之賦予先天的優越。這實在只是單純的自戀。
將進化樹上其他繁盛的物種拿來比較,人類的繁盛不是兀自而立,古生代的三葉蟲,中生代的恐龍,新生代的哺乳動物……每個階段都有對應的主流物種。即便撇開這些不談,當今很多物種與人類毫無關聯的安然生存著,那麼是否要因為人類自身的繁盛而忽視這些生物現象呢?
可以認為,文明只是人類現象,所謂文明只是人類現象而已,是人作為地球的主宰而對關乎自己的一切所作的稱謂,凡是人的,就是文明的。文明不具優越含義,它只具有與人類現象和生物現象之一種所對應的中性意味。
3.本能活動的總體結果和人性的外化
動物本能常常被拿來和人類文明做比較,文明的優越意味部分建立在這種前提不公的比較之上。人類文明應當與人類本能做比較。
人類先天強腦力、弱體力,肉體需要和精神需要的比例自然小於禽獸、社會規則自然發達,工具的發明與使用自然成為人類現象的重要部分,人類也自然需要並擁有衣冠。有觀點將勞動工具視做區分人與動物的根本標誌,我想與其如此,不如直接用人與動物的軀體區別來做標誌並把大腦作為區分人與其他動物的根本標誌更好。文明作為人的活動結果,實在是人的本能所致,而人自有人的本能,無需與其他本能做比較。人類只是隨性(也只能隨性)而生,這與其他依本能而生的物種沒有任何區別。
文明依人的本能構築,是人類本能活動的總體結果。文明表現人的本能,在人類本能表達過程中儘管有本能被壓抑的情況,那也是因為人的總體本能中包含了對某些本能的彈性。從而文明儘管壓抑了某些本能,卻並不是超越,而是本能活動的總體結果中自然而然的包括對一部分本能的壓抑。文明與本能並不衝突,相反,它是本能活動的總體結果。如果說文明背叛本能,那麼這個背叛不僅狹隘,而且並不意味著優長,而只意味著必須。作為人的本能的總結的人性,自然是文明的全部動力,從而,文明也只是一種現象,它是人性的外化。
4.對文明優越性的心理學說明
文明的優越含義具有自戀意味,文明總是與野蠻、無知相對,它總是與人不願看到的、輕視的東西相對。文明先天屬於人,這無論如何不會改變。
對“文明”一貫的褒獎類似於對“上帝”、“科學”之類的崇尚一樣,並且顯而易見比後者具有更大的普遍意義。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