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部分(第2/4 頁)
大於它拯救的人,在基因科學上取得的每一點成就,同樣伴隨著潘多拉盒子的一點點開啟。……科學正在涉及人類生存的關鍵領域製造危機。
科學否定了超越於人的最高存在,將人置於可以自我決定的偉大境地,然而也使人在享有完全的優越感的同時,陷於沒有指引的迷茫困境。科學治下人自信無所不能,然而越來越多的問題卻傾向於證明人的無知無能。美國科學發達令人傾慕,美國人將冬天變成夏天、將夏天變成冬天、用空調調節氣候、用飛機消滅廣闊沼澤中的蚊蟲,科學對人的認知能力的理想主義和科學認知方式下人類取得的奇蹟在當代美國達到登峰造極的地步。人類自信並且似乎事實也向人們預期的方向發展。然而在改造自然的同時,人類不得不始終在更大的範圍內維持改造後的自然,長此以往人類終有竭盡的一刻,並且這樣的徵兆已經開始在被科學化了的各個領域以更為基礎和廣泛的形式出現。
例如當大量的天然林和人工林成為人類的私有財產而被科學工具來維護時,往往被確保不發生火災。科學的確發達到可以消滅原本頻繁的森林大火,然而林中因此佈滿低矮茂密的灌木雜草,這使森林更易於發生火災,且一旦爆發火勢更猛、損失更重,而在森林被人們“保護”之前,透過季節性的自燃及時將易燃的灌木雜草燒掉,反而能避免更大的火災。又如發達國家一度透過大量修築水壩來發電、灌溉和防洪,然而科學理論中近於完美的大壩在強大的工業能力下變為現實之後,伴隨電力而來的往往是無法逆轉的淤積、改道、魚種滅絕,對全流域尤其是下游整體生態的影響更難以最終預測。人們也可以用大功率的燃氣空調營造小範圍的理想氣候,在保養良好的小環境下人趨向長壽,然而長遠看來這樣的生活方式卻製造了更大範圍更難以扭轉的惡劣氣候。在這種氣候被應該為其負責的現代生活方式下的大眾感知時,生活於北極的因紐特人早已經在替這些氣候災難埋單。
世界可以說是無限*的,呈現於人的只是其中之一,只是人生活於其中可以理解和接納的一部分,而科學實踐的只是人的感觀和理性,因而只可能是片面而有侷限的。以這樣的先天侷限下的科學去解決同樣被片面認知的問題,必然帶來一連串的難以預知的新問題。真正的世界不可認知甚至不知是否存在,單純憑藉科學去把握自然是偏頗的,對問題的解決必然是以新的片面取代舊的片面,以新的被片面認知的問題取代舊的被片面認知的問題。而這也是寓於科學本身的弊端。
2.
不僅如此,儘管科學似乎是公正、客觀、合理的認知方式,但它卻只是工具,先天的受到並不公正、客觀、合理的力量驅使。在狹隘的國家主義和經濟自由主義日盛的今天,科學也無可避免的淪落為庸俗實用主義的奴僕。
科學上可行的解決之道,會因為狹隘的國家利益而被棄置;科學上本可以成立的結論,卻一再被質疑。全球變暖儘管危及人類全體,但是對此負有主要責任的國家,卻一直相互推諉。當全球變暖明顯加劇之時,消耗最多能源、排放最多溫室氣體和擁有高度民族自豪感的美國人卻一再以“科學不確定性”為由拒絕簽署《京都議定書》,逃避責任。事實上全球氣候變化已經加劇以至不能因循以往的氣候變化記錄所暗示的規律,也不能再符合既有的氣候模型,因為人類活動已經空前加劇、以至必須要將其作為一個重要變數考慮在內才能建立更準確的氣候模型。
“科學不確定性”同樣被用於轉基因食品之爭中。歐盟和美國關於轉基因食品安全性的爭論直接源於各自的利益考慮,然而科學研究結果在其中往往成為利益之爭的幌子,號稱中立的科學像拔河的繩子中間的那個標誌被奪來奪去,也由於科學尚難以證實轉基因食品的安全性,科學不確定性得以成為貿易壁壘的一道堅固防線。
在中國還一度盛行偽科學的說法,作為科學的被人為確立的對立面,偽科學和偽詐是同義的。對科學的迷信使人相信科學之外還確乎存在偽科學,科學儼然成了確立真偽的標準,使主人們得以用更高的科學去標識真科學與偽科學。而至少在科學範圍內,所謂偽科學與科學是無法界定的,科學和所謂偽科學之間混沌不清以至本質同一。當測謊儀剛剛出現時,科學素養普遍不高的中國人竟以科學姿態宣稱這是偽科學的,竟然能以科學作為衡量真偽的標準,竟然還相信科學能夠成為這個標準。這與其說是對科學的確信,不如說是對科學的迷信。
3.
與此同時,科學又扮演著拯救者的角色,科學幾乎是解決所有危機的唯一選擇,即使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