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1部分(第2/4 頁)
上奏,大本營終於發出允許日軍進攻南京的正式作戰命令,而日本政府方面當時竟然不知道這個命令,首相近衛是看到報紙之後,才知道日軍已經開始擴大戰爭,進攻南京了。
日軍認為進攻南京是志在必得的“完勝”出擊,一站功成之後,中國必定會屈服投降。日軍為了鄭重其事,特別由日皇釋出正式進攻南京的作戰詔書,由大本營參謀次官多田駿親自攜帶命令,到達上海的華中方面軍司令部,宣達進攻南京的詔書。攻擊南京正式的作戰日期,定為十二月一日,華中方面軍司令官松井石根,將統帥上海派遣軍與第十軍,指揮六個半師團的軍隊,沿著太湖的南北兩岸,以左右包抄的方式,直撲中國首都南京;並且派遣部隊渡過長江,對南京進行遠端的包圍攻擊。
23。3 蔣介石力主防守南京
在中國方面,松滬會戰的規模與進展,根本超出了軍委會的掌控,蔣介石几乎是動用所有可以開到前線的作戰力量,投入淞滬會戰,雖然在戰場上,中國軍隊憑籍熱血與犧牲,創造出奇蹟般的持久作戰成果,但是由於過度的投入這場大戰,而不可能有多餘的力量,做好縱深防禦的準備。十一月五日,日軍在杭州灣登陸成功,華軍已無法阻擋更多的敵軍增援部隊,日軍登陸之後以秋風掃落葉的速度,快速的合圍在上海作戰的中國部隊。蔣介石沒有果斷作出立刻撤退的決定,反而要求在上海作戰的中國軍隊,設法繼續堅守幾天,是由於九國公約會議已於十一月三日在布魯塞爾正式召開,中國期望會議的結論,能讓國際強權介入仲裁日本與中國的戰爭。但是各國在會議中先進行各種外交折衝,要到十日才發表結論。為了等待九國公約會議在十一月十日的結論,華軍繼續苦撐到了十一月八日,此時後方退卻路線已經面臨將被日軍截斷的危機,蔣介石才下令華軍撤退。但是這三天的延誤,造成中國上海的守軍,幾乎要遭到日軍全面包抄的鉗形攻勢圍殲,而有全軍覆沒的可能,幸好中國軍隊發揮絕地求生的本領,在千鈞一髮中,以化整為零的方式,倉皇地撤出了部分的部隊,右翼軍沿滬杭線撤向蘇嘉線,然後再轉吳興與杭州地區整編;而中央與左翼集團軍,則沿京滬線,先退向蘇州與無錫。華軍主力雖然幸而沒有被日軍圍殲,但是已經是九死一生,大部分重要的軍事裝備,幾乎都損失殆盡了,軍心與士氣更是全面的潰散。當日軍在進行是否要進攻南京的戰略爭論之時,蔣介石這才開始考慮南京保衛戰的規劃與準備。雖然蔣介石接受德國軍事顧問的建議,曾在一九三五年之前,在南京與上海之間,秘密的設立了兩條防線,其一是吳福線,其二是錫澄線,以做為日軍從上海進攻南京的國防屏障。德國軍事顧問認為上海與南京之間,是江南特殊的湖澤河汊地形,日軍的現代化機械與重灌備,難以在此一地區發揮運動的優勢,因此中國部隊可以在這個地區,以堅強的防禦工事,有效的防禦日軍的攻勢,而讓日軍付出高昂的作戰代價。但是淞滬會戰的變化,完全改變了這個準備多年的作戰計劃。因為蔣介石將所有的作戰力量全都投入了上海,以求重挫日軍的氣焰,提高中國的民心士氣以及增加國際社會對於中國的支援與同情,所以造成蔣介石根本沒有時間與力量,去顧到原有的南京保衛戰計劃。等到淞滬會戰中國部隊以近乎潰散的方式結束,所有參戰部隊幾乎只有逃命的選擇,大部分的軍隊都失去了作戰的能力,蔣介石才開始考慮南京保衛戰的問題。從上海後退的中國軍隊,在失去重武器裝備及部隊建制連繫之下,日本空軍一路猛烈炸射,日軍又尾隨追擊,部分華軍雖然是退到吳福國防線,但是根本沒有防線接應的守軍,又沒有後勤裝備支援,甚至沒有防線的配置地圖,因此無法進入防線陣地佈防,就遭到尾隨的日軍攻擊,只有再度的潰散後退。十一月十七日吳福防線就被日軍突破,接著錫澄防線也幾乎是遭到同樣的狀況,在十一月二十六日被日軍攻佔,這兩條耗資幾百萬元的中國“興登堡”防線,就在混亂中,完全失去了阻擋日軍攻擊的能力。日軍既已順利突破這兩條防線,在進攻南京的道路上,就不再有主要的防線需要面對了。而當時在理論上來說,日本大本營還沒有同意華中方面軍進攻南京呢。
而蔣介石在下令軍隊退出上海的同一天,他在南京會見了四川省主席劉湘,商議將首都遷往重慶的事宜,接著在十一月十六日,南京國民政府正式的宣佈,將重慶定為陪都,準備將中央政府遷到重慶,作為中國繼續抗戰的政治中心。所有在南京的中央政府機關,從二十日開始進行全面的撤退工作,軍委會則先遷到武漢辦公,中國在面對日軍的威脅,是決心放棄南京,但是卻決心要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