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1部分(第3/4 頁)
在中國的每一寸領土上,繼續的作戰下去。
也就在十一月十六日,蔣介石才正式與部屬討論南京防衛戰的問題。事實上,當時多數的將領,在淞滬會戰潰退之後,對於南京的防守,就已經失去信心與把握了。當時軍委會副總參謀長白崇禧,就公開的反對守衛南京,白崇禧的主要論點是,在淞滬會戰之後,第三戰區所有的華軍,幾乎已經失去戰力,因此根本無法在南京進行有效的防守,與其在南京進行無效與不可能的作戰,不如公開宣佈南京不設防,或是對於南京只進行象徵性的防衛,以減少南京受到炮火的破壞,也避免需要整編的華軍遭到進一步的攻擊。當時的德國軍事顧問福爾肯豪森,以及多數將領,包括陳誠、李宗仁等人,也都認為,中國在上海作戰新敗之餘,華軍實在已無防衛南京的兵力,假如國民政府認為不能完全將南京拱手讓給日軍,最多隻能作有限性的抵抗,進行所謂“短期固守”的作戰。這點結論蔣介石大體接受,只是蔣介石認為南京的防衛,有著重大的心理與政治意義,假如南京不戰而退的拱手讓敵,會被誤解為中央已經無心抗戰,百姓會對於整個抗戰更加失去信心,同時也很難要求各地山頭的部隊堅守陣地。所以蔣介石決定在南京進行一場不可能、卻是必須要的保衛戰。但要知道當時的蔣介石,只是各路諸侯的領袖而已,並不是可以直接發號施令的指揮官,蔣介石需要表現自己是不惜代價用自己嫡系的部隊,進行抗戰,才能得到各路諸侯衷心與全力的支援。特別是中國在與日軍作戰,在戰場上,必然是屢戰屢敗,只有全國上下都相信蔣介石是真心的抗戰,中國才能進行以空間換取時間的戰略,因此南京不能不守就拱手資敵,而且要付出一些代價,才能讓大家心服口服的支援繼續抗戰。
當然蔣介石的南京保衛戰,也考慮著時間的因素,因為德國大使已經傳來日本和談的條件,內容還算合理,因此蔣介石認為,假如能夠先守著南京,中日之間的交涉會比較容易進行。另外他也等待著蘇聯是否對日參戰的答覆,因為在八一三淞滬會戰開打之後,蘇聯知道這將是中日之間的大決戰,因此立刻同意在八月二十一日,迅速簽訂了中蘇互不侵犯條約,蘇聯正式開始以三億五千萬元貸款來軍援中國,並且組織“正義之劍”援華空軍自願軍,以及派遣軍事顧問團來華。在中蘇簽約之時,斯大林也在口頭上允諾蔣介石,蘇聯準備在三到六個月內,對日宣戰。蔣介石希望能夠防守南京,苦撐到蘇聯參戰,那麼中國就可以移轉壓力,從容反擊了。
23。4 唐生智臨危受命
蔣介石在淞滬會戰之後,發現自己編練的中央軍,幾乎已經完全打光了,部屬的意志也出現了疲憊,因此他在南京保衛戰的決策過程中,採取非常低的姿態,他沒有直接調兵遣將,下令部屬防守南京,只有在軍事會議中,提出自己的願望,希望有人能夠自告奮勇地守衛南京,在將領們觀望的反應之下,蔣介石甚至表示,假如沒有人負責防衛南京,他將自己兼任南京的衛戍司令。這時候,體弱多病的唐生智,突然大義凜然地表示,他願意擔下防衛南京的重則大任,必要時他將與南京共存亡。就這樣,蔣介石在十一月二十六日,正式委派唐生智出任南京衛戍司令。當時南京保衛戰的戰略共識是,進行短期的固守,而非是死守南京。
過去,唐生智雖然曾經有過公開兵變反蔣的記錄,而且已經有一段時間,沒有統軍作戰,當時身體健康的狀況又不佳,但是此時的唐生智,已是蔣介石身邊多年的重要部屬,而在一九三五年秋季的南京保衛戰演習中,唐生智是這場演習的參謀長,因此他對於南京的防務,應是最為熟悉的將領了。由於在決定保衛南京之時,蔣介石已經是無兵可遣無將可派了,唐生智既然願意自告奮勇,就委派他出任衛戍司令了。蔣介石能夠派出防衛南京的軍隊,也只有一些從上海退下的等待整編的十三個師軍隊,加上軍校的教導總隊,甚至連憲兵部隊都算上,在編制上約有十五萬人,實際上的兵力也許略為少些。此時,從上海退出戰場的主力部隊,改變撤退方向,而從宜興轉向南下,經過廣德地區,進入浙江與安徽,而沒有向西方的南京集結。在白崇禧的影響下,廣西新的增援部隊也開始減緩原先向南京集結的運動。顯然是大家都已認為,南京背對大江,決戰非常的不利,大家要對自己的部隊留一手,以免在南京被殲滅。只有由四川剛剛趕到的第二十三集團軍(原先是準備參加淞滬會戰的),由南京調往廣德,扼守京杭公路,與日軍第十軍發生激戰,才掩護華軍主力安全的退到浙皖地區。而川軍的師長饒國華則在戰線被日軍突破時,自殺成仁。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