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部分(第3/4 頁)
這樣就可以使預期的水平線越來越高,激發員工為達成目標而積極向上,持續不斷地努力。
所以“樹立目標”的目的,是為了激發員工對工作的熱情。那就需要為此選定一個明確的課題,併為這個課題定一個期限。
本田提出:“打倒雅馬哈!”
本田為樹立目標,提出了“打倒雅馬哈”的口號,他們得到了什麼?
當時雅馬哈在摩托車市場對本田形成了非常巨大的威脅,靠一個“打倒雅馬哈”的具體目標,不出幾年,有目標參照的本田就主宰了摩托車市場。
“目標”具有把團隊人員的集體力量集合起來的“魔力”,可以最有效地協調不同個人的行為。如果沒有目標做協調,就需要透過無數次會議、指示、命令才能達到同樣的作用,辦事速度也大大減慢,費用花銷也會增多。
鑑別一個人或一個團隊,是平凡還是一流,就看他有沒有一個明確的,而且是能令大家都興奮起來的“目標”。
不論是經營小店鋪,還是領導大企業,優秀的領導者面對團隊成員時,都需要同樣的用心——要明確地提出公司及團隊未來的藍圖,讓大家都懷有共同的夢想和希望。
摘自《王陽感悟》
堅持原則是堅持到底的動力
離世界盃開幕還有500天時,希丁克在一個音樂會上點了法蘭克·辛納屈唱的歌“我的路(My Way)”。這是他最愛的歌曲,也是他預先無言的示威和決心——不管誰說什麼,只走“我的路”。
他果斷地說:“過多關注輿論,會動搖我的足球哲學,也會妨礙戰術的執行。我堅持自己的原則,只走自己的路!”
希丁克堅信:韓國隊要進軍世界盃16強的惟一解決方法——就是引進“全攻全守”的“先進足球”理念!
這個理念他從來沒有改變過,再大的阻礙也絕不放棄!
但是,執教韓國隊的第一年,對於希丁克而言,是艱難的一年,失敗連著失敗,挫折連著挫折,媒體的質疑、球迷的責罵,甚至足協官員也後悔聘請希丁克……有人甚至建議把希丁克趕走,讓上屆國家隊主教練車範根重掌帥印。
2001年2月,迪拜四國足球邀請賽。韓國平摩洛哥,勝阿聯酋,負丹麥,排名第二。雖然戰績勉強,但暴露出國家隊的很多問題,特別是改換陣型後,球員根本無所適從。韓國報紙把上至主教練,下至普通球員的每一個人都罵遍了,在他們看來,希丁克那時就該回家!
但是希丁克沒有氣餒,他鼓勵球員說:“你們具備了與任何強隊對抗的能力!”
如果此前的指責還是小打小鬧的話,那麼韓國在2001年5月和8月連續以0:5的比分輸給法國和捷克後,輿論對希丁克的責難就如山洪爆發了。
請來希丁克的目的,就是為了根治韓國球隊的“恐歐症”,誰曾想,頑疾不但沒有根除,反而更加嚴重了。
一家報紙當時做了一次民意調查,結果顯示只有23%的球迷繼續支援希丁克,其餘人都勸他“早點滾蛋”。一些情緒激動的球迷甚至到韓國足協抗議,“如果希丁克不辭職,我們將抵制世界盃。”
所以希丁克說:“我是在鬥爭中走到了今天!”
人要放棄自己做人的原則是很容易的事
而要堅持自己的原則和理想
會步步維艱
但正因為你能堅持得住
才能讓困難和痛苦
淘汰與你有同樣目標的一般人
你才能最後享受到登上巔峰的快樂
—— 摘自《大長今勵志啟示》
成功者是比對手多做一下
堅持到底的人
不管你經營任何的行業
只要是對的方法
堅持到底
成功一定是屬於你的
—— 摘自 世界華人成功學第一人 陳安之著
《創業成功的36條鐵律》
txt電子書分享平臺
堅守信念才能讓團隊勇往直前
隨後的日子就是煎熬:希丁克主教練既要調理球隊,又要安撫球迷。
對外界,他說:“國家隊已經煉就了必勝的自信心,這是足球比賽所必需的。”
對球員,他又忍不住怒罵:“你們沒有一個真正的‘殺手’,難道韓國隊還要我這個老頭兒來進球嗎?”
希丁克接手韓國隊初期,就把體能訓練作為重中之重,在他看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