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部分(第2/4 頁)
擔心再開回快車道會比較麻煩。他們不確定後面的人是真的想開快,還是隻不過為了防止他人超車跟得緊了一點。這樣就形成了一個緊密的〃軍排〃,然而它能維持多久?這些奇怪的模式我們都見識過。我觀察到車流中存在一個特徵,我稱之為〃被動…尋釁超車〃(passive…aggressive passing):你原本行駛在超車道上,後面的司機卻突然強迫你開到右側慢車道上。你照做了,他們把車開到了你的車道上,在你前面行駛。然後他們減速,再強迫你超過他們。
▲虹橋▲書吧▲BOOK。▲
第69節:為什麼螞蟻不會遭遇交通堵塞(12)
漸漸地,人們構思出公路上的基本活動範圍。如果對這個活動範圍進行測量,一個關鍵因素就是容量,也稱作車流,即穿過公路上某處隱藏感測器的車輛,或者在某些固定時間內所有車輛的數目。下午4點鐘,下班高峰還沒有到來,公路上的汽車以時速75英里的速度快速行駛。據統計,此時,1小時內透過某地點的汽車數量是1 700輛。而當下班高峰到來,這個數量自然而然的開始呈曲線形式增長,理論最大值達到了2 400輛,而車速為每小時55英里。從道路系統來看,這可以說是道路的集會時間。然而,再有額外車輛進入高速公路時,這個曲線開始下降,突然之間,汽車的數量又回到1 700輛。這時,車輛的時速是35英里。〃所以,兩次車輛數量都達到1 700輛,〃赫魯說道,〃數量相同,而情形卻完全不同。〃
車輛需要在一定的時間和空間內執行,所以計數一類的計量方法並不準確,公路本身也可以自我估計調節。在擁擠的公路上,如果車內只有一名司機,他們會關注身邊的高承載車道,認為這條車道上沒人…司機的這種心理狀態很常見,對此甚至有一個專有名詞,叫做〃空車道綜合徵〃(empty lane syndrome)來加以形容。很多時候這種車道只是看上去沒有人,因為高速行駛的車輛之間車距很遠。這種車道上的車輛可能和你所在車道上的車輛一樣多,然而上面的司機每小時可以加速50英里,這給人們造成了一種錯覺,認為這種車道不大有人使用。當然,司機的駕駛時速高達80英里,或者人們堵在車道上,時速只有20英里,這種積極和消極的個人做法對整個系統是有益的,在理想狀態下,公路可以容納更多的車輛,執行效率也更高。
高峰期一到,速率流量曲線(speed…flow curve)開始下降,車輛活躍在一種所謂的〃同步流動〃狀態,交通雖然繁忙但是執行不穩定。不過從上坡路開到高速公路上的路段聚集了越來越多的車輛。車輛的密度,或者說是一英里的路段上車輛的數目(而不是按照透過某一定點的計算方法)在增加。在某一點上接近臨界密度時(這時你回顧一下蝗蟲開始組成的合作隊伍),車流就開始分解開來。交通瓶頸…不論是靜止的還是移動的…都會將車流壓縮得像個管道一樣越來越狹窄。道路上的車輛已經超出了它的承載量。
匝道的目的是保持公路的〃主線車流〃(main…line flow)低於臨界密度,道路不能被開進來的車輛佔滿。〃如果不對開進公路的車輛進行限制,那麼成排的車輛就會開進主幹道,〃赫魯說道。這不僅意味著汽車的數量更多,也意味著更多的車輛會想盡辦法並道。研究表明,這種現象既沒有辦法預見,也常常沒有合作可言。〃它(並道)最終都會使右面車道陷入癱瘓,〃她說道。〃這種情況會蔓延到旁邊的車道,因為人們開進左車道之前已經打算並道,從而整條公路都陷入癱瘓狀態。〃成隊的車輛等著從匝道上駛下來,這同樣也會引發連鎖反應。研究表明,接近臨界密度時,其他所有車道都沒辦法執行。
如果處理得當,匝道儀控可以檢測出在一些黃金位置,道路系統低於臨界密度,多數車輛都能以最大速度透過公路上的路段。工程師們稱之為〃最大吞吐量。〃
看待這個問題最簡單的方式就是觀察現實中的米粒:取一升米,將其從漏斗一次性倒進一個空燒杯,計算一下米全部漏完所需的時間。然後,取同樣重量的米,把米分次倒進一個光滑但是中間有阻礙的物體,記錄下這個過程需要的時間。米粒透過哪一種容器的速度更快?華盛頓交通局展示了這個簡單的實驗,第一種做法中,一升米透過漏斗的時間是40秒。而第二種做法花去的時間是27秒,幾乎節省了三分之一的時間。看上去慢的一個實際上速度更快。
。←蟲←工←橋書←吧←
第70節: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