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部分(第2/4 頁)
彷彿已經認識了幾個世紀。
“小夥子,這大半天你也不說話,在想麼事呀?”五個奶奶中,那個年齡最大的奶奶操著楚腔問我。
“沒什麼!”我答著。
“呵呵!不是吧?”這個老奶奶笑起來:“我剛才還看到你和那個火車上的女伢在笑喂!”
我的臉一下子熱了,想不到這個老朽的奶奶還會有如此銳利的目光,無怪她活的那麼長。
“是吧!我沒說錯吧?你的臉都紅了!”五個老奶奶都笑了起來,我卻尷尬地恨不能跳下車去。“行了,小夥子。這沒有麼事見不得人的!”那老奶奶又替我解著圍:“你和她認識?”她問。
我發現人的年齡越大就越愛管閒事,雖然我很不情願同她們談這些,但還是如實相告:“不,我們根本不認識!”
“那怎麼會?你們兩個像認得一樣呢!”
“我不知道”
“莫嫌我們這些老人囉嗦,我們還好問這種事。”那老奶奶說道:“古語說‘成人一樁婚,來世翻個身’我這也是想給你幫個忙。”
這種忙不幫也罷!我雖心裡這麼想,但嘴裡沒有說,只是道:“我的確不認識她,只是一見面就覺得很熟似的,只是想不起來到底在哪兒見過。”
“哦?”那老奶奶有些驚訝:“莫不是在夢裡吧?”
我不覺一愣, 哦!終於想起來了,我確實是在夢裡見過她。但怎麼可能?那夢裡的人怎麼會與她如此相像?夢是假的呀?而這個人卻實實在在地存在著,難道是我眼花了嗎?
“是不?我沒說差吧?”老奶奶看到我臉上的表情,自信的道。我不得不點了點頭。
“哎!那就不用人家操心了,你這是前生註定,今世續緣,這個哇!就叫做隔世姻緣!”老奶奶一本正經的告訴我。
我故意哈哈笑了起來,:“這是巧合,我根本不信你們那一套,現在都快二十一世紀了,講究的是科學。當然,誰都有宗教信仰的自由,但我不信!”
那老奶奶搖了搖頭,嘆了口氣便不再說什麼了。
第二章 聽老和尚說緣
車到五臺山的時候,是下午四點鐘了,然後又搭車到山上的臺懷鎮住了一晚,第二天一早,我們便循道而上,開始了五臺山之旅。
路上行人如織,人們很早便起身而來,在那些善男信女的眼裡,作一次大法會並不是經常有的事,必須早早趕到;而對於眾多的旅遊者來說,這更是千載難逢的場面,當然不會錯過。我護送的老奶奶們成了有幸參加法會的善男信女,而我也因此成了個有幸的旅遊者。
我這還是第一次到五臺山,哪裡知道東南西北,只是隨著人群往山上走。那山挺高,尤其是其中一座山峰高聳入雲,彷彿利劍一樣刺穿蒼穹,有人告訴我,那就是北臺葉鬥峰,海拔高過了三千米,素稱華北第一峰。這五臺山卻原來是由五座峰環抱而成,因峰頂平坦寬闊,如同壘土之臺,故名。這五臺各有其名,東臺叫做望海峰,西臺為掛月峰,南臺是錦繡峰,北臺是葉鬥峰,中臺翠巖峰。五臺山因為山高氣溫低,尤其是夏季涼爽,所以又有清涼山之名。在我的記憶裡,華北的山總是岩石禿兀,林木稀少,整個山體呈黃褐色,而這座五臺山卻不同,雖也是峭壁危崖,岣巖參差,但卻草木繁盛,清流潺潺。而山上寺廟之多,幾乎是一里一座了,不愧為佛教聖地。
我那隨行的五個老奶奶是遇廟必進,見佛必拜,只喜壞了那些賣香火的小販,卻愁壞了在一旁又不好催促的我。我真搞不懂,這些省吃簡用的老太太們,捨不得花一毛錢來喝碗豆漿,卻捨得花五塊錢買十根一燒就了的草香,真叫人又好氣,又好笑。
“小夥子,你也來磕個頭,抽個籤吧?”那個最老的奶奶見我不耐煩,提意道。
我猶豫了一下,覺得不妨試一試,於是也學著她們的樣子,在這個叫不出名字來的菩薩面前磕了三個頭,甩出了一根籤來。這卻引來了眾多人的回顧,我聽到有人在竊竊私語:“看那個當兵的也在拜佛呢!”我心裡不服氣地道:“當兵又怎麼了?”裝作沒有聽見。
那個老奶奶撿起我的籤,遞給了旁邊的一個和尚,那和尚拿在手裡看了看,搖了搖頭,從籤盒裡抽出了張書籤大小的黃色籤紙給了我。我首先看到的到的是“下下籤”三個字,旁邊豎著寫了四句話:“二十年來一場空,三分吉來七分兇,他日尋得逍遙處,自在半夢半醒中。”
“這是什麼玩意兒?”我心裡罵著,一出大殿的門,就隨手將那籤撕了個粉碎,扔在空中,看著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