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部分(第3/4 頁)
它象雪花一樣飄落,才暫消了我心中的懊惱。
“小夥子,你心不誠。”那個老奶奶勸解似地開導我:“菩薩是在嚇唬你哩!”
縱使這樣,我依然後悔去抽什麼籤,讓心頭籠上一片陰影。咳,話又說回來了,不信就是不信,又生什麼氣呢?
大法會是在顯通寺舉行的,菩薩頂、塔院寺也擠滿了人。先是領導講話,再是來賓致詞,然後給佛像揭幕;這一系列序幕之後,大法會才算開始。只見一大群和尚坐在高臺之上,一位老僧講解了一通經文,和尚們唱著唸了起來;老僧又講,和尚又念。善男信女們有的匍匐聆聽,有的跟著吟誦,有的只會“南無阿彌陀佛”地哼哼,都顯示著自己無比的虔誠。與這些虔誠的香客相比,那些旅遊者則顯得太過隨便了,有的在交頭結耳,有的在擠來擠去,還有幾個老外扛著攝像機不停地拍著什麼。
我對這些卻毫無興趣,聽得久了,不免有些煩燥,再看看那高臺上的僧眾,他們都半閉著目,似睡非睡,敲擊著木魚和大鼓,嘴在沒完沒了地開合著,真不知要到什麼時候才能結束。於是我與那幾位不知在不在聽的老奶奶們打了聲招呼,約定了時間地點,先行開溜,到別的地方去轉悠轉悠了。那位最老的奶奶還好心地告訴我,會後還有齋會,叫我千萬莫錯過。我心中好笑,真不知道這些奶奶們是為了法會不是齋會而來,但我寧願喝些白開水,也不來熬這磨人性格的法會。
我更覺得五臺山的自然風光要比佛事活動吸引人,可是這諾大的五臺,無處沒有廟,無處不見佛,我甚至想,假如這座山沒有這些寺院該不會更美嗎?但再一分析又覺得可笑,其實正因為這是座佛教勝地,所以才儲存有今日的秀麗風光,否則,只怕跟中國北方大多數山林一樣,不是禿禿的成了饅頭,便是褐黃的成了乾澀的糧地。
我這麼信步的遊蕩著,沿著一條小溪溯游而上,不知不覺的來到了一處僻靜所在,只見樹木蔥鬱,環境清幽,氣溫微涼,連蟬聲都少有了,更不見那煙霧繚繞的香火。我本以為此處該是個凡人所在了,不會在有菩薩和那些善男信女,誰知剛轉過這片樹林,一抬頭又是一座廟堂,不過卻寒酸了許多。說是廟倒不如說是一所房子,若不是這屋頂也像所有的廟宇一樣四角有幾個漂亮的弧形飛簷,還掛著幾個鈴鐺,大概沒有人會以為這是個廟。廟門口也沒有名字,連頂上的匾額都失落了,只有幾隻蜘蛛在網上坐禪。我想這也許是哪座寺院的後山,或只是個倉庫性質的建築,但走近了才聞到一縷淡淡的香火味撲入鼻噏,這才知道那裡面該是點著香的。
抱著所有旅遊者的心態,我也走進了這座小小的佛堂,裡面供者一尊不大的泥塑釋迦牟尼的像,我的目光只一掃,便被那佛像前跪在蒲團上一個祈禱的人所吸引。這是個少女的身影,一頭齊頸短髮,一身潔白衣裙,一副虔誠姿態,可是這身影我怎麼如此熟悉?應該在哪裡見過的。
我一動不動的站在門邊,期待著這個少女轉身,能夠看清她的臉。
那少女良久才立起身來,又朝佛像深深一揖。我想她要回身了,不知怎的,心跳的厲害,暗自喊著:“快!向我這邊轉過來。”可偏偏她卻向另一邊轉去,讓我只看了個側臉就已出了門,彷彿渾沒在意身後還有個我。我失望得簡直要暈過去,搶到門口,那少女聽到了聲響,終於回過了頭。啊!是她,這不正是我昨日在車站見到的那個少女嗎?她怎麼也會來到這裡呢?一種莫名其妙的興奮突然升起,馬上佔據了我的整個身體。她也看到了我,臉一紅,回過頭去反而加快了腳步。“哎!”我不由自主的喊了一聲,就要追上去。
“不要追!”霍地,一個沉沉沙啞的聲音從屋角傳來,把我嚇了一跳,順著看去,才發現那裡還盤腿坐著一位老和尚。這和尚年近七旬,臉上皺紋堆累,身材瘦弱,顯得灰布僧袍鬆鬆垮垮,但一雙眼睛卻亮得如明月。在我的印象中(這印象來自電影)像他這樣的老僧都應該是頭頂受戒且光亮如同打蠟,眉毛和鬍鬚很長且發白,身披色彩豔麗的袈裟,手握一串垂到腿間的念珠。可這老僧並不一樣,頭頂沒有戒炱,也不光亮,倒是長著一層短短的頭髮茬,很像是個勞改犯。他也沒有鬍鬚,那眉毛稀拉,卻有些灰白,身上也沒有袈裟。不過,這位老僧給我的印象倒是非常安詳。
“你在叫我?”我遲疑的問。
“是!”那老和尚看了看我點點頭。
“我們又不認識。”我隨口答著,轉頭搜尋那個少女,她已經轉到樹林後面去了,我要追還追得上。
“你認識她嗎?”那和尚反問我。我竟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