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部分(第3/4 頁)
毒之後,要多喝鹽開水、茶水或薑糖水、稀米湯等,防止脫水。
人們在購買土豆時,常會發現有發芽的、綠皮的或發軟發黑的土豆,這樣的土豆中含有一種叫龍葵素(又稱茄鹼)的毒素。正常情況下的土豆龍葵素的含量極少,每100克中只含龍葵素10毫克,而一旦出現發芽、發綠等情況,其含量就會增高到原來的5~6倍,特別集中分佈在芽、芽眼、皮內和爛處。人一旦食用後,會強烈刺激腸胃道黏膜,對呼吸中樞及運動中樞有麻痺作用,嚴重者引起腦水腫、*等症狀。
土豆發芽後產生大量有毒的龍葵素,尤其牙眼周圍高於其他部位5~6倍,龍葵素可以破壞人的紅細胞,對黏膜具有強烈的刺激性,對中樞神經系統有麻痺作用。
成熟的土豆中只含有少量龍葵素,而芽、芽胚和發青、發綠或腐爛的土豆皮下龍葵素含量很高。人吃了含有龍葵素的土豆後,最早出現的症狀是口腔及咽喉部瘙癢,上腹部疼痛,症狀較輕者,經過1~2小時會透過自身的解毒功能而自愈,重則口乾、發麻、噁心、嘔吐、腹瀉,甚至昏迷。
有的土豆外皮為綠色,或者有的切面出現綠色,人們往往誤認為是新鮮剛收穫的土豆,無礙健康。實際上變綠的土豆乃是龍葵素含量甚高所致,形成原因是收穫時未成熟,或者是貯存時受陽光照曬產生了龍葵素而發綠。此時每100克馬鈴薯中龍葵素的含量高達500毫克,大量食用可引起急性中毒。因此發綠土豆不可食用。
孕婦食用後有發生流產的可能。發芽後的土豆應挖淨芽眼,並用水浸泡數十分鐘,再烹調則無毒素了。
⒈未成熟的青皮土豆不應食用。
⒉對於土豆上已稍有發芽、發青的部位及腐爛部分應徹底清除。如果土豆發青的面積較大,發芽的部位較多,應及時扔掉。
⒊土豆在食用時都必須削皮食用,因龍葵素主要存在於表皮部位。只有對土豆進行合理保管,防止發芽、變綠,才能進行安全食用。
⒋土豆應在1~4℃的閉光環境中貯存,忌陽光曬,因為陽光直照過的土豆容易使表皮變紫、變綠,龍葵素含量增高,容易引起中毒。
◎去皮後的土豆切成絲狀或塊狀,在冷水中浸半小時以上,可使殘存的龍葵素溶解。
◎龍葵素是呈弱鹼性的物質,在燒土豆時加入適量的米醋,醋的酸性可以中和龍葵素的毒素。
◎烹飪土豆要燒酥、燒透,利用長時間的高溫,起到部分分解龍葵素的作用。
◎吃土豆時如有口麻、口癢等異常感覺,就應立即停止進食。同時要立即催吐,還可飲服食醋50毫升。
◎孕婦若進食太多的龍葵素,可能導致胎兒畸形。
土豆有“蔬菜之王”“地下蘋果”之稱,還被稱為“第二麵包”。它既可做蔬菜,又可做糧食,營養豐富,富含糖類、鈣、磷、鐵、維生素C、維生素B1、維生素B2和胡蘿蔔素等。但如果放置、加工不當及食用有誤,會影響成菜質量,更有甚者會產生有毒物質。
廚房(20)
美國食品藥物管理局曾發表調查報告,有病人因食用未經徹底煮熟的雞蛋而感染沙門氏菌,甚至導致死亡。國內也有因進食不潔或半生熟的雞蛋後感染沙門氏菌,出現小規模的集體中毒事件。
據測定,無論是雞蛋的蛋殼上,還是蛋清和蛋黃中都存在著許多病菌,相關資料顯示,看似乾淨的蛋殼表面約有細菌400萬個左右,而粘有汙物的蛋殼表面細菌數可高達~9億個,這些細菌皆可透過蛋的毛細孔而進入蛋內。有些病菌的耐熱性很強,蛋類中帶有最多的細菌是沙門菌,蛋的表面和內部均受該菌的汙染。所以雞蛋必須徹底至熟才能吃,否則將危害人體健康。
每100克雞蛋中含蛋白質克,脂肪克,鈣、磷、鐵、維生素等物質的含量也很高,但是雞蛋的蛋白質中,含有抗生素蛋白和抗胰蛋白酶,這兩種物質能阻礙蛋白質被人體的分解、消化、吸收,因此吃雞蛋時,必須先將其破壞掉,才能有效地利用雞蛋中的營養。在高溫下,這兩種物質可以分解,在沒有完全熟的雞蛋中,這兩種物質並沒有被破壞。
不要將煮熟的雞蛋浸入冷水中降溫,生冷水中生存著大量的細菌。雞蛋被加熱後已破壞掉可阻止細菌透過的蛋殼膜,使蛋殼通氣孔不再對細菌有阻擋作用,於是細菌極易趁機侵入蛋內。正確的做法是應將雞蛋在煮制時加人少量的食鹽,食鹽既可以殺菌消毒,又可以使蛋白質收縮變性,即同樣可使內蛋殼膜和蛋清膜之間因收縮程度不同而形成一定的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