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部分(第3/4 頁)
我決定正面面對,我要求業務人員正面向客戶坦承我們面臨了困難,但也告訴他們,我們已經活了5年,我們有信心、有決心苦撐下去,我們一定要讓臺灣第一本財經週刊存活,決不放棄。
(創業陷阱:創業遭遇生死關頭,動手改造時,完全不能談合理,只要能減少支出,降低成本,就應該立即去做,“這樣做不好吧”、“這不合理”都是讓處在危機時的創業者錯失急救時機的藉口。)
說來奇怪,承認之後,就不需要闢謠了,還有一些客戶反而因同情而支援,困擾漸漸平息。
內部的營運可以慢慢改善,但資金問題還是一定要解決。當時我和金惟純協議,我守住內部,他負責對外找錢。這樣安排,一方面是我對內部經營較熟悉,但更重要的是我愛面子,不敢向別人開口。
(創業陷阱:創業者愛面子是重大缺陷,因為愛面子,你不敢大聲叫賣;因為愛面子,你不敢彎腰求人;因為愛面子,你不敢開口求援;因為愛面子,你不敢向認識的人借錢,這些都是創業者要克服的障礙。)
理論上我跟企業界的關係比金惟純好多了,但我不敢,我只能躲著,這也真十分為難他了。不過金惟純也證明他有募款及資金排程的本事。
用一本本暢銷書解決財務黑洞
有一年小年夜,薪水及獎金無著落,我已經準備向員工道歉,沒想到傍晚金惟純回來說錢已籌到,第二天一提現,如期發薪,他的同學在最後一刻拔刀相助。
我雖然不負責資金排程,但也常常在山窮水盡時加入幫忙,而我能找的,也就是我的姐姐、親人及我的太太。
準備與陷落(9)
我的太太面臨了最多的考驗和煎熬。當我每一次動用太太僅有的幾十萬存款時,我都痛苦不堪,但也無法選擇。
有一次下午兩點半,金惟純告訴我,公司還差100萬元新臺幣,他已無能為力,我們只好分頭努力。我打電話給老婆,要求她動用她的保命錢。只是前不久我才答應她絕不再做這樣的事,但事隔不久我又再犯。老婆當然無法拒絕,我急忙開車到她的辦公室,她站在廊下等我,手上捧著牛皮紙袋。我開車靠近,搖下車窗,她把牛皮紙袋丟進車裡,轉身就走。我坐在車中,10分鐘內無法開車。“一個大男人,怎會做這種讓自己的女人傷心欲絕的事?”我自怨自問。
(創業陷阱:在最辛苦時,我也曾經向地下錢莊借錢,雖然只有30萬元新臺幣,也是短期(只有一週)的借款,但已足以讓我瞭解到月息4分(100萬一個月利息4萬元新臺幣)的威力。不論創業再怎麼辛苦,絕對不可以向地下錢莊借錢,因為地下錢莊大多數是黑道,一般小老百姓與黑道打交道,絕對屍骨無存!)
這種驚險萬狀排程資金的日子,過了兩三年,一直到我出版了《一九九五閏八月》一書,4個月之內熱賣了近30萬冊,也賺了近3000萬元新臺幣,《商業週刊》的財務窘境才獲得紓解。
到了《商業週刊》的第六年,我又調整了工作內容,我全心全意負責出版,這是搶錢的任務,我用一本本的暢銷書,快速賺錢,以紓解《商業週刊》的財務黑洞。
地獄門的終結
做出版是全新的開始,我下定決心,每一本書都要賺錢,我不能再慢慢來,我的青春不再。或許是在《商業週刊》已繳完了所有的學費,我從出版第一本書開始,就立即賺錢。
一直到1994年9月,《一九九五閏八月》一書更是我扭轉乾坤的一擊,這本書使我的人生徹底改變,也使《商業週刊》的營運結構逆轉,我告訴自己:“不是不報,時候未到,老天爺終於還我公道了。”
我記得《商業週刊》最多時對外負債高達數千萬元新臺幣,而《一九九五閏八月》一書正如大旱之望雲霓,財務改善之後,《商業週刊》自然回到比較正常的營運道路。
(創業陷阱:陷入困境時,自怨自艾、遷怒他人,或者喪失信心,都是致命傷,這時候只能相信天理昭彰,只要自己夠努力,老天爺終有一天會回報你,這時候保持這樣的健康、樂觀、正向心態,是你能持續奮鬥的動力來源。)
其實《商業週刊》在歷經了三四年的內部結構調整後,一切的營運狀況都已正常化,也找到了自己的規律,而從《一九九五閏八月》之後,不只是臺灣的命運改變,真正改變的是《商業週刊》,我深陷地獄門的創業之舉,也從此終結。
書包 網 。 想看書來
拔出石中劍(1)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