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部分(第2/4 頁)
倍的漆器,獻給官府,甚至獻給宮廷,以博得更多的賞賜,求取更好的前程。
當然,李斯的這些想法沒有告訴他的祖父和父親,他怕二老生氣,罵他不自量力,違逆長輩。表面上,他仍然言聽計從地追隨著他的父親,用心地向父親學習編席織履,也時常跟父親擔著席子和麻履到市上去叫賣。但是,每當他看到父親用近於乞求的口吻向行人推銷自己的產品,或受到管理市場的小吏厲聲訓斥的時候,心裡總有一種被刺痛的感覺。他發誓,等自己長大了,決不做這種低三下四、受人白眼、收入微薄的事,他要像市場小吏那樣專門管別人,決不忍氣吞聲地受別人管。他更幻想著離開鄉間,到城裡去闖蕩一番,見識見識那夢幻中的天地……
現在,李斯來到上蔡城中可算是如願以償。他是第一次來上蔡。他說服父親的理由是:看一看城裡市場行情,以便在適當的機會將席子和麻履運到城裡來賣,多賺些錢。父親起初不太放心,怕兒子走失了或出什麼差錯,後經李斯一再懇求,這才給他帶上一些銅貝和乾糧,讓他上路了。
李斯在上蔡城中舉目無親。但他卻不感到孤獨無援,倒像是出了籠的小鳥飛翔在廣闊的天空,心情豁然開朗。他被上蔡城的繁華深深吸引了,他貪婪地欣賞著城中的一切,對一切都充滿了好奇和嚮往。
在地廣人多的楚國,上蔡稱得上是一個較大的城邑。它是上蔡郡的郡城,而上蔡郡在諸郡中又是大郡。它雖不像舊都郢城那樣車轂擊、民肩摩,市路相排突,朝衣鮮而暮衣弊,但就建築規模和城內人口而言,當是一般郡城難以比擬的。它早已超過了“城無過三百丈,人無過三千家”的舊禮制規定,甚至比得上早年諸侯國的國都。
上蔡城的工商業也堪稱發達。和某些大城一樣,上蔡城內也設有固定的商業區“市”。市的四周有牆垣圍繞,將整個市場圍成方形。市場的圍牆開有市門以供出入,三方設門,每面三開。市場內,眾多的商肆按出售商品的種類集中排列,整齊有序。市內設有稱作“廛”的倉庫,那是專供商賈們用的。他們為了等待良機出售貨物,謀取更大的利益,需要貯存大批貨物,廛的設立為他們提供了方便。當然,存貯貨物時他們必須繳納一定的費用。
市內的商品種類是比較豐富的。有木材、竹竿、皮革、銅、鐵等生產原料,也有農具等生產工具。更多的是日常用品,有絝、袍、衣、裘等衣物,有穀物、牛羊、果菜、水產、調料,還有很多熟食出售。陳列出售的商品都用標籤註明價格,以表明童叟無欺。據說,這是自古以來的老規矩了。
置身在繁華的城區,李斯有些眼花繚亂。他東看看,西瞅瞅,彷彿這裡的一切都那麼新奇有趣,前所未見。他甚至忘記了飢渴,忘記了睏乏。他心裡在想,將來若能住在城裡,就是露宿街頭也心甘情願。對於那些穿著整齊、策馬乘車的城中富人,他更是羨慕有加。心想,像人家這樣才算是沒白來到世上一遭,這才是人的生活!父輩們整日吃糙米,穿布衣,沒日沒夜地勞作,有什麼意思?
李斯正是在這種妄自菲薄又傾慕富貴的紛繁心緒中見到前面那一幕的。他看到,威風八面的郡守比他曾經崇拜過的市場小吏更進了一大步,或者說,他們根本無法相比。市場小吏不過是管理一些小商小販,而這郡守卻是全郡的最高長官,上蔡郡的土地、人口、財富都是他一個人的,他擁有著這裡的一切,也高踞在全郡人之上。這樣的人才是高貴的人、值得敬仰的人,人生在世,當如此也!
上蔡小吏(3)
這樣想著,郡守的形象在他心中赫然高大起來。他甚至不再覺得那馬車橫衝直撞太無理、太霸道,反而覺得這樣夠氣派、夠威風。對於那位被撞倒在地的老者,他先前曾大為憐憫併為之憤憤不平,可現在,他卻不放在心上了。驚魂初定之後,只是凝神於馬車遠去的方向,細細地品味著這次啟蒙性的人生教育,漫無邊際地想得很遠很遠……
二
一個溼漉漉的黎明到來了。李斯睜開睡眼,舉目窗外,只見朝霞燦爛,天氣晴朗,心中為之一爽。又不由地想,此刻,父親或許正在院子裡編席子,或許已經草草地吃過早飯到集市上去了,或許正在田間勞作。在李斯的印象中,父親是那樣勤勞,那樣精力充沛,從來不知疲倦。他一直對父親的刻苦耐勞、勤儉持家懷有一種崇敬的心情,可現在,他卻覺得父親付出了太多,而得到的太少。哪像那高高在上的郡守,並不需流淌多少汗水就能衣錦策肥、鐘鳴鼎食!
李斯是昨晚投宿到這家下等客棧的。他身上帶的銅貝不多,必須節省著花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