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部分(第2/4 頁)
練習,使這些練習在他們身上固定起來。這就可以使他們養成一種習慣,這種習慣一旦養成以後,便不用藉助記憶,很容易地、很自然地發生作用了。”
這段話非常明確地指出了練習(也就是訓練)的作用。可以說,沒有訓練,就沒有習慣。習慣必須經過長期的、反覆的訓練才能形成。
籃球巨星喬丹曾為了一個單手投籃習慣而靠牆苦練三個月,時裝模特為了一個臺步習慣甚至苦練終身。“萬丈高樓平地起”,要想形成良好的習慣,首先要經過嚴格的訓練。
訓練對於小孩子來說是很重要的,因為小孩子常常不大能明白一些大道理,但這時若能給予他們很好的訓練,讓他們在實踐中逐漸體會那樣做的好處,等到他們長大了,自然也就明白了其中的道理。而此時,良好的習慣也已經養成了。
古今中外的教育家都強調訓練的重要性。因為習慣是條件反射長期積累和強化的結果,而訓練恰恰是最合適的、也是最有效的手段。實踐證明,再好的理想,一味地空想而不去腳踏實地地做,永遠不可能到達勝利的彼岸。
2。 案例
歷史上,大凡有所成就者,無不與足夠的訓練有關。
曾獲得1969年諾貝爾化學獎的英國有機化學家巴頓,小時候就得益於父親將他從“蜜罐”送入“火坑”,接受了嚴格系統的訓練,最終得以走向成功之路。
巴頓出生於一個富足之家,是全家寵愛的獨子。上小學時,他被送進一所走讀學校,但因為那裡環境與家裡完全不同,老師也不像家中長輩那樣百般呵護他。小巴頓很不適應,學習很糟糕,與同學關係也緊張。父親感覺這對小巴頓的成長不利,於是在他剛剛10歲時,把他送到一所寄宿制學校。
這所封閉式學校實施軍事化管理,學生們都過著軍營型的生活。早晨,只要鐘聲一響,學生們就要以最快的速度起床、穿衣服、疊被子、刷牙洗臉、出操跑步,日日如此。如果跟不上節奏,就會受到懲罰。即使在寒冷的冬天,也要用涼水洗漱。伙食也就勉強算得上是“粗茶淡飯”……小巴頓簡直是從天堂掉進了地獄。
由於條件確實艱苦,小巴頓對這所寄宿學校更不適應,每逢星期一早晨送他去上學時,他就大哭大鬧,不願意去上學,希望父親能給他重新換一所學校。折騰了幾個星期,小巴頓瘦了很多。母親和姑姑對他父親的做法很不理解。但父親仍然堅持,始終認為磨難和鍛鍊對巴頓不是壞事,反而是一道十分有益的“營養劑”。
這段生活為巴頓日後事業的成功打下了良好的基礎,為此,巴頓成名之後十分感謝父親當年給自己吃的這些苦頭。可以想象,若是一點苦頭都不能吃,一點委屈都不能受,他怎能承擔起科學研究的重任?怎能耐得住科學研究的辛苦和寂寞呢?
王羲之、王獻之父子是我國曆史上著名的書法家,被稱為“二王”。他們的故事是人們耳熟能詳的。
王獻之是王羲之的第七個兒子,自幼聰明好學,在書法上專攻草書隸書,也善畫畫。由於眾人的誇讚,他不禁有些飄飄然起來。
。。
養成教育的四種方法(4)
一天,獻之問母親:“我只要再寫上三年就行了吧?”母親搖搖頭。“五年總行了吧?”母親又搖搖頭。獻之急了:“那您說究竟要多長時間?”“你要記住,寫完院裡這18缸水,你的字才會有筋有骨,有血有肉,才會站得直,立得穩。”獻之回頭,原來父親站在了他背後。
獻之不服,啥都沒說,一咬牙又練了5年,把一大堆寫好的字給父親看,希望聽到幾句表揚的話。誰知,王羲之一張張掀過,一個勁地搖頭。掀到一個“大”字,父親現出了較滿意的表情,隨手在“大”字下添了一點,然後把字稿全部退還給獻之。
獻之仍不服,又將全部習字抱給母親看,母親認真地看了3天,最後指著王羲之在“大”字下加的那個點兒,嘆了口氣,說:“吾兒磨盡三缸水,唯有一點似羲之。”
獻之聽後洩氣了。母親見他驕氣已經消盡,鼓勵他堅持不懈地練下去。功夫不負有心人,獻之練字用盡了18大缸水,在書法上突飛猛進。後來,他的字也到了力透紙背、爐火純青的程度,和父親王羲之的字並列,被人們稱為“二王”。
倘若沒有這樣嚴格艱苦的訓練,恐怕歷史上就沒有“二王”的出現了。
3。 要求和原則
(1)“苦練”與“趣練”相結合
孩子養成良好習慣以後是非常愉快的,但要養成好習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