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部分(第2/4 頁)
體驗。
規範化的服務戰略使分眾的標準成為整個行業的標準,這種品質化的管理則進一步強化了廣告主的品牌意識。所以儘管中小運營商不斷使用價格跳水來爭搶客戶,但分眾不但價格堅挺,而且刊掛率遙遙領先。
服務戰略:不只是付出,更多的是收穫
在分眾和江南春看來,最好的客戶不見得就是最大的客戶,也不見得是最需要藉助法制平臺推銷自己的客戶。
“所謂最好的客戶,是能夠給公司最大啟發的客戶,是教導我們如何超越現有服務、提供更大附加價值的客戶;是能帶著挑剔的眼光提出問題,激勵我們改進從而嘉惠其他人的客戶。戴爾稱這種狀況為‘機箱外價值’。”江南春引用戴爾值得稱道的服務模式這樣對筆者說。
事實勝於雄辯。分眾委託包括AC尼爾森等在內的調查機構主動探訪客戶實際的要求、建議,尋找“最佳客戶”的概念,促使分眾以更精益求精的服務態度,更嚴於律己的標準要求,不斷提升自身的服務門檻,從競爭對手中脫穎而出,贏得廣泛尊重與稱讚。
分眾以顧客為中心,善於傾聽客戶的聲音,使其服務最大限度地支援、甚至超越客戶的遠景期望,也增加了分眾的盈利,成為中國公司不多見的最佳雙贏範例之一。
txt電子書分享平臺
人才戰略(1)
自古道:“得人心者得天下。”《蒙牛內幕》一書火遍中國大江南北,書中描寫牛鄭之爭時有一句精彩的評語:“鄭俊懷在與牛根生的搏鬥中,他贏了,但是也輸了;他贏得了權力,卻輸掉了人心。”
知識經濟是以知識為核心生產要素的經濟。人是知識的載體,知識價值的實現必須透過人的行為活動才能完成。所以,知識經濟條件下,人才是企業的主要價值創造的源泉。所以,事業成敗,關鍵在人;所以,人才才是企業最大的資產。
難怪安妮·布魯金將企業等同於有形資產+智力資本。難怪當有好事者問比爾·蓋茨:“如果讓你現在立刻離開微軟,你還能創造另一個微軟嗎?”比爾·蓋茨的回答很巧妙:“能!如果允許我帶走100個微軟員工的話。”更難怪,無獨有偶,日用品巨頭寶潔前CEO理查德·德普雷說:“如果有人把寶潔的資金、廠房及品牌留下,把寶潔的人帶走,寶潔公司就會垮掉;相反,如果你把寶潔的資金、廠房及品牌拿走,而留下寶潔的人,十年內寶潔將重建一切。”
因此,企業根本的問題是如何解決“人”的問題,企業管理的根本在於“人”的管理。對“人”的觀念與理解也直接決定著企業人才戰略的執行水平。
江南春說:“專業人才的缺乏是作為一個CEO面臨的最大挑戰。”中國的新媒體行業非常需要相關的專業性人才,但目前我們國家在這個領域的人才培養顯得不足,處於供不應求的狀態,如何尋找、培養和留住專業人才是江南春很關心的問題。
江南春在整合人力資源方面向來駕輕就熟、信手拈來,這種才華可以說對他的事業和分眾的發展起著舉足輕重的作用。
“招攬人心”,分眾浪裡淘“金”
彼得·德魯克說:“人才是企業成功的基石,基石堅固企業大廈才會聳立不倒,招攬人才是基石的建造過程。”
江南春最厲害的地方在於,他不僅是個生意天才,還是一個以人為本,重視公司文化,有著濃厚人文色彩的年輕企業家。他說:“人才佔有率就是市場佔有率。只要積聚業內最優秀的人,這個世界便是你的。”
江南春在分發到分眾各地員工的CEO話題中提到:“我們以選接班人的態度招募新人,並且定下規矩,所有人都必須尋找並發展自己的接班人,這是工作的一部分。這樣大家就知道我為什麼每年都花數百小時的時間親自去挑人的原因了。我們是在今日的應徵者當中尋找領導型人才,尋找接班人,這怎麼可以掉以輕心?”
分眾的用人標準是“專業、敬業、有創新精神”,並積極找尋那些能對公司做出實際貢獻、能開創嶄新局面的人才。在分眾工作的員工大都具有不同的文化背景以及學歷,不過他們在某些方面具有一致性:
?誗 想象力與創造力。能時刻透過積極地思考,發現新的思想方法、工作方法,以及達到某個目標的最佳途徑。
?誗 十分強烈的進取心。具有克服困難、不達目的誓不罷休的勇氣和信心。分眾人都具有堅強的韌性,堅忍不拔,再艱難、再困苦的工作任務都能以百分之二百的熱情完成。
?誗 正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