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部分(第1/4 頁)
鵲畝際瞧孔芭D蹋�詿蚩�礁親又�缶�D芄環⑾鄭�親擁睦錈騖ぢ�巳榘諮�哪逃託】帕#�饈且蛭�D痰某煞只姑揮斜黃驕����詘嵩說墓�討兄�廄蚱�∩俠戳恕�
現在為了防止這種情況,專門使用攪拌機將脂肪球弄碎,製成的牛奶叫做精牛奶。但是在經過一系列加工之後,使牛奶中的脂肪和氧氣發生反應形成了過氧化脂,就是已經被氧化的脂肪,換句話說就是已經變質的脂肪。過氧化脂對人體的傷害在前面我們已經講過了。
然而牛奶的加工過程還沒有結束,被提取精化的牛奶還要經過一系列高溫殺菌,牛奶的高溫殺菌大概有以下四種方法:
1。低溫殺菌法(LTLT)——62℃~65℃加熱30分鐘防毒。
2。高溫殺菌法(HTLT)——75℃以上加熱15分鐘防毒。
3。高溫短時殺菌法(HTST)——72℃以上加熱15秒殺菌,這是世界上普遍採用的殺菌方法。
4。超高溫短時殺菌法(UHT)——120℃~130℃加熱兩秒(150℃加熱一秒)殺菌。
世界上普遍採用的殺菌方法是高溫短時殺菌法,而日本則採用超高溫短時殺菌法。前面我們已經說過很多次了,酶很怕熱,在48℃~115℃就會失去活性,所以即使在很短的時間內,酶在130℃的高溫下已經完全失去活性了。
而且,在超高溫條件下,會使過氧化脂大量增加,更重要的是,蛋白質加熱後容易變質,所以雞蛋在長時間煮過之後蛋黃會出現坑凹狀。牛奶中的蛋白質也是一樣,並且維他命B2在高溫條件下也會失去活性。
所以在日本市面上銷售的牛奶不利於人體健康。
牛奶只宜哺育小牛
其實,牛奶是給小牛喝的。它的成分都是有利於小牛成長的,但是並不等於就有利於人類的成長。
首先,看一看自然界我們就明白了,在動物當中凡是喝奶的都是剛生下來不久的“小孩”。
而且沒有一種在長大“成人”之後還在喝奶的動物,這是自然規律。只有我們人類把別的生物的奶拿來氧化之後自己喝,這是不是多少有悖於自然規律呢?
在日本,學校給學生們提供牛奶,認為牛奶營養豐富,有利於孩子們生長和發育,並且認為牛奶和人乳差不多,其實這是個錯誤的認識。
確實,就所含成分來看,好像二者沒有什麼區別,都含有蛋白質、脂質、乳糖、鐵、鈣、磷、鈉、鉀、維他命等物質,但是在“質”和“量”上卻有著很大的差別。
牛奶中蛋白質的主要成分是酪素,前面我們已經說過這是一種很難被人類腸道消化的物質。在牛奶中雖然也含有能夠提高免疫力和抗氧化作用的維他命B2,但是在人乳當中維他命B2的含量要比牛奶多很多。人乳當中的含量約,而在牛奶中的含量只有。
所以,在給小牛喝的牛奶和給嬰兒喝的人乳當中,各種成分的含量是不同的。
即使都是“小孩子”也會有所差別,所需要的物質條件也不一樣,更何況“成人”呢。比如說,牛奶當中的維他命B2很怕胃酸,即使大人喝了沒有經過加熱的牛奶到了胃裡也會被分解。母乳當中也是一樣的,剛生下來的嬰兒能夠從母體攝取維他命B2,是因為嬰兒的胃部還沒有發育成熟,還不發達,胃酸分泌不足的緣故。同樣道理,人在長大之後也就不用再喝人乳了。
即使是沒有經過加工處理的鮮牛奶,人類也不宜飲用。更何況,經過高溫殺菌的成品奶了。學校就把這些不利於健康的食物提供給我們最愛的孩子們。
還有一個問題就是,日本人體內乳糖酶的含量都嚴重不足,乳糖酶一般都存在於腸道黏膜上,但是隨著年齡的增加,分泌量會越來越少。
有些人在喝過牛奶之後,肚子會咕嚕咕嚕地響或者會拉痢疾,這都是因為乳糖酶分泌不足,乳糖無法被完全分解才導致牛奶不能被消化和吸收的。
這種不分泌乳糖酶或者乳糖酶嚴重不足的現象叫做“乳糖不耐症”。雖然完全不分泌乳糖酶的人很少,但是在日本,乳糖酶分泌不足的人約佔85%以上。
乳糖只存在於哺乳類動物的乳汁當中,本來乳汁就是給小寶寶喝的。雖然大多數的日本人乳糖酶的分泌量都嚴重不足,但是剛出生的小寶寶乳糖酶的分泌量卻很充足。在人乳當中乳糖的含量為7%,而牛奶中乳糖的含量為。
人在出生之後,都需要含有乳糖的母乳餵養,但隨著人長大之後乳糖酶會慢慢地減少,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