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部分(第3/4 頁)
陷入空談的危險。
為加快煤鋼聯營的步伐,阿登納與法國人進行了全面細緻的磋商。舒曼
決定於1950 年6 月20 日在巴黎舉行起草建立煤鋼聯營條約方案的會議。根
據阿登納與莫內的商談,巴黎會議所有的參加國一律不派技術專家出席。阿
登納采納勒普克教授的建議,任命了法蘭克福大學教授、法學家哈爾斯坦為
聯邦共和國代表。在此之前,哈爾斯坦教授從未從事過政治活動,但他的表
現卻是相當出色,在這以後哈爾斯坦成為阿登納的國務秘書和他政策主要參
與者之一。
聯邦德國、義大利,比利時、盧森堡和荷蘭政府先後表示接受法國提出
的超國家原則。英國藉口涉及主權原則問題予以拒絕。1950 年6 月2 日,英
國拒絕參加在巴黎召開的會議。6 月12 日,工黨政府公佈了一本題為《歐洲
統一》的小冊子,再次宣告英國堅決拒絕放棄任何一部分國家主權。英國的
態度影響了北歐和斯堪的那維亞半島上的國家,這樣,關於建立煤鋼共同體
的討論未能擴及整個歐洲範圍,而是侷限在由幾個西歐國家組成的“小歐洲”
範圍內。它們分別是法國、聯邦德國、義大利、荷蘭、比利時和盧森堡。
6 月25 日在遠東地區爆發的朝鮮戰爭成為六國談判新的推動力。朝鮮戰
爭大大加強了舒曼計劃的意義。就像阿登納所料想的那樣,舒曼計劃能導致
建立獨立發揮作用的歐洲,成為美蘇間的第三種力量。它一方面可以增強西
歐抵禦蘇聯的實力,同時也可以使歐洲在美蘇起平衡作用,有助於國際緩和。
為了對抗蘇聯的戰略目標,美國大力鼓勵六國舉行談判,認為這是加強大西
洋聯盟來防禦蘇聯可能對歐洲發生進攻的一項有效辦法。善於捕捉機會的阿
登納立刻感到,聯邦德國憑藉它的工業能力和人力資源變成了西方一張重要
的王牌。他要善用它。
朝鮮戰爭一爆發,美國迅速表示想重新武裝聯邦德國。阿登納覺得美國
即將在更多方面放鬆對聯邦德國的限制。道理很簡單,西方要利用聯邦德國
的人力物力以加強防禦力量就不能不給予聯邦德國以平等的國際地位。這
樣,聯邦德國雖然要透過舒曼計劃來實施其歐洲戰略,但卻並不十分需要依
靠舒曼計劃來恢復它的地位,聯邦德國的談判砝碼增加了。
英國的拒絕給聯邦德國帶來了一些麻煩,併為法國社會民主黨拒絕加入
煤鋼聯營提供了一種藉口,阿登納決定儘快促使聯邦議院就德國參加歐洲一
體化進行議會辯論,力促透過一項議院決議。1950 年7 月26 日,聯邦德國
議院透過一項決議,指出:聯邦政府和聯邦議院自從成立以來,就認為它們
的主要任務之一是反覆主張建立一個歐洲共同體,並努力促其實現。同時,
主張締結一項歐洲公約,確立歐洲共同體機構的超國家性質並擁有各種必需
權力。有了這個公約,阿登納就可以放手進行有關歐洲一體化的各項談判工
作。
1950 年5 月11 日和12 日召開的美英法三國倫敦外長會議,決定要儘早
解除對德管制並修改佔領法規。舒曼計劃加快了這一程序,因為聯邦德國政
府已作出各種努力要使聯邦德國儘快納入西方,納入歐洲一體化軌道。國際
形勢的變化使杜魯門感到不能再作拖延。這一年9 月19 日,美英法三國外
長召開紐約會議,決定修改佔領法規,擴大聯邦共和國權力。紐約外長會議
同意波恩重新成立外交部——由阿登納總理親自兼任外交部長,重新和所有
國家恢復外交關係。所有這一切在三國外長11 月22 日與阿登納舉行巴黎會
談時確立下來。從這時起,聯邦德國開始擁有外交部,阿登納擁有了更多的
自主權。新的國際形勢顯示出聯邦德國在東西方國際關係中的重要地位,也
增加了阿登納在舒曼計劃談判的砝碼。
六國的談判是在一種友好和協商的氣氛中進行的。但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