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部分(第2/4 頁)
你最喜歡的課,拿出看家本事去學。人一般在自己喜歡並擅長的領域表現得要好很多。表現一好,老師就印象深刻,會給你寫推薦信。有了好的推薦信,你就前途光明瞭。你現在可好,讓從來沒有留過學的父親來指揮一切,上的全是你既不喜歡又不擅長的課。你的表現能好嗎?表現不好,教授會給你寫推薦信嗎?沒有這些推薦信,學校會錄取你嗎?”他聽了我的話,人都蒙了,不知如何是好,大概是後悔自己諮詢得太晚了。後來聽朋友說,他沒有被錄取,很悲傷地回了國。
熱門專業和冷門專業(2)
這個經歷,讓我感慨萬端。這位同學,是中國教育的典型受害者。中國的教育培養的不是人,而是專業工具。結果,這種專業萬能的信念,創造了種種“熱門專業”的神話,嚴重扭曲了大學的精神,甚至在學生的實際生活中也誤事。其實,這種傾向並不是一夜之間形成的。在三十多年前剛恢復高考時就有苗頭。比如,1979年我高考拿到高分後,毫不猶豫地報了北大中文系。可是,我知道一位和我分數差不多的學生,竟報了北京外貿學院(也就是後來的經貿大學)。我的反應是他在搞笑:這麼好的成績,跳過北大上什麼外貿學院?!現在想想,他肯定也覺得我在搞笑:這麼高的分,竟然去學中文?!我們兩人不同的選擇,體現了截然不同的教育觀念。在我看來,大學是培養人的機構,關鍵在於其綜合實力和環境。在這方面,中國哪裡找得出第二個北大?豈是個小小的外貿學院可比的?但在他看來,當時的外貿學院是外貿部所屬的院校,畢業後直接分配到外貿部這種有油水的地方,學的又是貿易,前途當然錯不了。看來,還是他領導了時代的潮流。現在的學生大多追隨他的思路。不過,總的說來,我們那年月的學生單純得多。北大至少在1977—1979年恢復高考後的頭三年,文科最高錄取分數是中文系,理科是物理系,那時候還沒有經管等。可惜沒過幾年,中文系就成了沒用的系,錄取分數直線下降。好學生都跑到經管、法律等專業去了。最近我網上查了一下,老天爺!北京對外貿易學院、首都經濟貿易大學、中國經濟貿易大學、對外經濟貿易大學……我簡直看花了眼。原來那個外貿學院究竟變成哪個也不知道了。總之,大學要開的不僅是“熱門專業”,甚至要搶“熱門”校名,似乎要一個大學變成一個熱門專業。本指望自己的母校北大能夠出汙泥而不染,但到北大的網頁一查,看到光華管理學院的首頁上赫然有如下一段介紹:
學院現有全日制本科生703人。為體現交叉學科的特點,按工商管理類統一招生,文理兼收。普通本科生學制四年,入學初不分專業,經過為期一年半的英語、數學和基礎課的強化訓練,二年級第一學期末開始分專業,根據學生志願和學習狀況,分別進入金融學、會計學、市場營銷三個專業學習。學院擁有中國最具發展潛質的本科學生,吸引全國優秀的中學生報考,連續幾年每年都有約五分之一的全國各省市高考第一名進入光華管理學院。其中2008年招收文理科高考狀元24名。
區區一個管理學院,居然能網羅全國五分之一的“第一名”,進這個管理學院簡直成了新科舉。這是北大的悲哀,是中國高等教育的悲哀,也是這些學生的悲哀。
為什麼這麼說?像法學、工商管理等,作為本科,多是些垃圾專業。如果一個人才能平平,胸無大志,學這些專業也許尚可。他們在很短時間內掌握一門謀生技藝,至少以後有口飯吃。但是,數一數二的人才,怎麼全湧到這裡來?難道這些出類拔萃的年輕人,心裡想的不過是有口飯吃?
你看美國的常青藤,大部分學校的本科沒有工商管理類的學位。只有賓西法尼亞大學的沃頓學院等少數例外。賓大自然不錯,但比起哈佛、耶魯、普林斯頓前三強,還是輸掉一頭。為什麼會如此?精英的本科教育是通才教育,要給學生足夠的時間和優越的環境擴充套件視野、認識世界、認識自己、發展批判性思維能力、培養良好的價值觀念。研究院才是專業教育的場所。真要學企業管理,大學畢業後學MBA也不晚。比如,為中國公眾所熟悉的布什政府的最後一任財長、前高盛總裁保爾森,迪斯尼的前總裁Michael Eisner,以及美林的前總裁、里根政府的財長Donald Regan,本科的專業都是英語。這就相當於在中國上中文系了。美國好的商學院,一般也避免要那些本科學管理的學生,覺得這樣的人視野太窄,缺乏領袖素質,而希望招募學人文的那種具有領袖素質的人才。所以,在大多數常青藤,有經濟學專業,可以非常抽象、非常理論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