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部分(第3/4 頁)
錯,雖然價格高了一點,還是可以接受的,以後就繼續和他們合作吧。”
也許你會說,這不是不符合規章制度了嗎?可是我們要知道,規矩並不是一成不變的,有時需要加上一點點人情味,才能變得完美。
新加坡的紙業大王黃福華先生髮現,西方的企業講究的是“法、理、情”,
中國的企業講究的是“情、理、法”,而他則結合中西方企業經營的特點,提出一個新的觀點:“理、法、情”。
西方國家企業裡,通常是法大於理大於情。為什麼法總是位於第一位呢?
因為每一個企業,都有一些基本的價值觀和原則是不能違背的。
法的目的就是要避免人為的影響和干擾,讓無論是誰都按照法所規定的原則去管理。如果法可以隨意更改,就會“無法無天”。所以西方的企業法制高於人治。
而在中國,往往是把情放在第一位,情大於理大於法。情就是感情,這是非常個人化的東西,所謂“人之常情”,可見中國人對感情的看重。
規矩+人情=完美(2)
但感情也不能一味地亂用,否則就容易出現問題。最好的辦法,就是講理。既不用死規定僵化地看事情,又不會感情用事。
黃福華的一位親戚去世較早,只留下一個兒子在澳洲留學,但他沒有好好讀書,回國後無所事事,經常在家一待就是一整天。
黃福華很想將他培養出來,於是讓他來自己的公司工作,並給了他一個經理的位置。
可他不僅經營不善,而且還有一些不好的行為,損害了公司的利益,於是黃福華決定解除他的職務。
為此,他不理解,要退掉自己在公司的股份,並且要黃福華按照他購買股票10倍的價格來收回。
這個條件十分不合理,黃福華只同意按照3倍的價格收購他的股票。這位親戚的家人也很不理解,他的母親甚至來質問黃福華。
黃福華就讓她請了一個她信得過、有經驗的人來評理。
這位公證人比較公道,從各方面都做了詳細的瞭解。黃福華於是將公司的賬給公證人看,並對他講了事情的來龍去脈。
這位公證人對黃福華說:
“您表哥的兒子確實有不合理的地方,這個錯誤他是應該認的。但是你們畢竟是親戚,在您以3倍的價格收購他的股票後,是否還給他一點錢,以給他一個情感上的補償?”
黃福華當即同意了,於是用3倍的價格收購了親戚兒子的股票,又對他進行一個額外的補償作為感情的回饋。
就這樣,雙方皆大歡喜,事情也圓滿地解決了。
每個人的心中都有感情,也都是講道理的,在不違反大原則的基礎上,把規矩新增一點人情味,就會讓所有事變得更加完美。
。 最好的txt下載網
不僅是滿足需求,更是超乎期望(1)
戴爾電腦公司的總裁戴爾說過:
“不要過度承諾,但要超值服務。”
沃爾瑪成功的原則之一是:
“要想贏得客戶,就要做得比顧客期望的更好。如果你這樣做了,他們將會成為你的回頭客。”
超值服務是指超越常規的服務,也就是自覺地使服務無限延伸,超越顧客的要求。這種服務會使顧客深切感受到企業無微不至的關懷,從而使顧客和企業之間建立起友好、融洽的關係。
在奧康,曾經發生過這麼一件事:
有一個建築工地的工人,一直都渴望擁有一雙好皮鞋。終於有一天,他拿著省吃儉用省下來的錢,到奧康的專賣店裡精挑細選了一雙皮鞋。
皮鞋買回去後,他很高興地穿上了。可是由於不懂得怎麼養護,皮鞋不小心在施工工地上沾了一些化學藥品。
鞋面由於腐蝕,掉了一塊漆,可他並不知道是自己的大意造成的,以為皮鞋的質量有問題,於是就將鞋拿回奧康專賣店去修。
奧康的員工一看就知道是怎麼回事,可看到對方一臉無辜的樣子,考慮到他掙錢很不容易,於是就拿著鞋子去問經理。
當時負責這件事的是奧康營銷事務部的經理吳文斌。
他覺得一個建築工人,能夠用辛苦攢下來的血汗錢,買一雙奧康的鞋子,這是對公司多麼大的一種信任,又怎麼能讓人家失望呢?
於是他對那位建築工人說:
“沒問題,你先把鞋子放在這裡,我們修好以後再和你聯絡。”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