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部分(第3/4 頁)
事而動輒發火,忿懣要剋制,怨恨要消除。
憤怒時制怒,過喜時收斂,悲傷時轉移,憂愁時釋放,焦慮時要消遣,驚慌時要鎮靜。無論遇到什麼事,隨遇而安,冷靜思考,泰然處之。
改良生活方式
不良的生活方式和工作方式也是造成頭痛的主要原因。
舉個簡單的例子,比如通宵打麻將,會讓人疲勞不堪。不良的工作方式如長期久坐,包括身體姿勢,腰、背、肩疼痛甚至視疲勞、頸椎痛等,都會引發頭痛。
如果沒有器質性問題,經常頭痛的人要檢視自己的生活方式、工作方式,甚至興趣愛好等。
如果存在良生活和工作習慣,應該加以調整。
如果疲乏不易消除,又找不出病理原因,就應注意生活工作規律,營養合理,勞逸結合,保持精神愉快,適當參加鍛鍊與娛樂,戒菸限酒,不要通宵打牌等。
多運動
運動可使生理心理平靜,疲勞會促使腎上腺素分泌及流動性增加,而運動則可減低並消散其作用。適當運動是對抗疲勞相當重要的方式。從事力所能及的體育運動,鍛鍊筋骨,增強體質,心情舒暢,精神愉快。
頭疼讓人頭痛(2)
去醫院檢查
去醫院做相關檢查,看是否有器質性病變。
百分之七的慢性頭痛是器質性的,可能是其他疾病引起的繼發性頭痛,如腦血管畸形、腦瘤等。
有一些突發的頭痛甚至是致命的,如蛛網膜出血等。
有些高血壓病人會有長期的頑固性頭痛,如果病人在長期頭痛之後,突然有劇烈的頭部疼痛,並伴有噁心嘔吐等,就要小心顱內出血性中風。
有些人長期用止痛藥,忽視對頭痛病因的檢查。
如果是器質性頭痛,或繼發性頭痛,必須找到病根。
檢視心理和情緒
經常頭痛的人要檢視有無心理問題和不良情緒,比如是不是因為夫妻關係不好,或者因子女教育操心,或者上下級關係緊張。
看看有無排解不了的消極情緒;有無憂慮恐懼和挫折的心理;或者是不是對自己的要求過高,超過能承受的水平,構成心理壓力;有無明顯心理症狀,有無強迫症,有無抑鬱症焦慮症等。
改變行為習慣,如濫用藥物、酗酒、抽菸及涉足不良場所等。多做積極的休閒娛樂,與朋友聚會登山,參加公益活動及團體活動。
身心兼治
按照心身醫學的觀點,不能把頭痛當成單純的軀體疾病來對待,要對患者身心進行綜合調理。先用止痛藥控制和減緩疼痛,不過止痛藥只能減輕,不能減少頻繁發作。
臨床中,對頭痛病人用抗抑鬱藥,比如用5羥色胺再攝取抑制劑(ssris)或三環類的抗抑鬱藥物等。用藥後,患者普遍反映頭痛程度減輕,發作頻率減少,甚至消失。
除了藥物止痛,還要對病人進行心理治療,比如認知行為分析治療。醫生應告訴病人,頭痛是因為行為方式、生活方式以及心理問題造成的,讓患者對頭痛有正確認知,勸告患者自我減壓,改變不良生活方式。
不充英雄好漢
快節奏、高強度的現代生活方式對人們的身心承受能力提出了挑戰,必須儘量想辦法使自己的生活簡單化和單純化,抵禦快節奏的城市生活方式。
生病是最浪費時間的事情,甚至英年早逝,華年早衰。
以健康為代價的成功,是跟奮鬥的本意相違背的。
成就事業固然重要,重視健康則更重要。
保持好心態,以健康樂觀的心態來面對緊張的生活工作。
不過度追求完美,不硬充英雄好漢。
該放鬆的時候就放鬆,該放棄的東西要依然放棄。
注重生活質量,學會享受生活。
。 最好的txt下載網
會吃會喝
或許有人會說,吃喝誰不會?其實,吃喝的學問很大。尤其是在現在,生活水平提高了,不僅僅吃飽喝足就行了,還要講究營養,缺什麼補什麼。
定時定量。
少食多餐。
早餐不可少。
不可太飽。
不偏食,不節食。
多吃富含蛋白質和碳水化合物類食物。
減少脂肪攝取量。
少吃油炸食物。
多吃未加工的食物。
少吃糖,多吃高纖食物。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