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部分(第2/4 頁)
晚上睡得不好,翌日便會心緒不寧,精神受到困擾。定時睡覺,定時起床。臨睡前切忌吃得太飽或是大量喝水。要是躺著千愁萬緒,煩擾甚多,那麼立即起來,輕鬆一下,浸一個香氛浴或是聽聽輕音樂。
頭疼讓人頭痛(1)
現在得頭痛病的人很多,絕大部分人查不出毛病。
這種非器質性頭痛與精神緊張、壓力、焦慮等因素有很大關係。頭痛是最典型的心身疾病之一,不能把頭痛當作單純的軀體疾病來對待,查不出病因的頭痛提示身心已經處於不健康狀態。
頭痛是身體發出的先期訊號,是亞健康的主要表現。如果突然出現頭痛,或經常頭痛,說明機體已經發出健康警報,健康已經受到損害。
頭痛往往不是單獨出現的,而與慢性疲勞、失眠、神經衰弱、頸椎病、脂肪肝、胃腸疾病等相伴而生。一旦處於不健康狀態,如不及時調適,可引起身心疾病,如心腦血管疾病、高血壓、糖尿病等,甚至癌症。
孫女士二十七歲,在一家外企工作。
她突然開始頭痛,起先兩個月發作一次,後來一週發作一次。去醫院神經內科看過多次,醫生讓她做遍了各種檢查,腦部ct也做了,沒發現頭部有器質性病變。
沒辦法,每次都是開了止痛藥回去。
有頭痛毛病的人,發病的情形各不相同。
有的人一生氣就頭痛;有的人頭痛起來像戴了緊箍咒,越勒越緊;有的人偏頭痛,痛得恨不得將頭劈成兩半;有人頭痛伴隨嘔吐、暈眩、眼眶痛;有的一年發作幾回,有的經常發作。
上世紀九十年代初,國外就有報道,在工業化國家,百分之七十的人都有過暫時的頭痛,百分之十左右的人長期慢性頭痛。
在頭痛病人中,只有百分之七的人可能有器質性問題,多數是與精神緊張、工作壓力、情緒抑鬱等心理因素密切相關的功能性頭痛。
在神經內科門診中,大部分病人訴說的症狀都是頭痛。
這類頭痛包括緊張性頭痛,以前也叫血管神經性頭痛,還有偏頭痛等。許多三四十歲的成功人士,一身毛病,頭痛是一個基本症狀。得這種頭痛病的女性多於男性,工作壓力大、生活方式不健康的年輕白領居多。
非器質性頭痛的病因,學界有多種說法,有的說與頭部血管收縮和擴張不平衡有關;有說是由於過度緊張和工作壓力太大造成的;有的說偏頭痛與內分泌有關;還有種說法,認為與腦子裡一種化學物質5羥色胺水平下降有關,與抑鬱症有相同的機理。
頭痛的事多了,頭痛的人也隨著增加。
生活節奏加快,競爭加劇,工作生活壓力大,天天忙得團團轉,吃飯三口兩口就完,一副心急火燎的樣子。強大的壓力之下,不懂放鬆,容易情緒急躁。這樣的人往往會伴有明顯的緊張性頭痛。
疲勞性頭痛與心理因素密切相關,早在上世紀三十年代就被列為經典的心身疾病之一。
在心身醫學發源地德國,一直都把頭痛當作很重要的心身醫學問題來處理,而我國的心身醫學才剛剛起步。
以前病人說頭痛就治頭痛,單純止痛,吃各種各樣的止痛藥,或安神補腦的中藥,不大考慮心理因素及生活方式,解決不了根本問題。
最佳化人際關係
以往人們的家庭、職業、生活地域都比較穩定,現在不同了,人際交往頻繁,人際互動增加,衝突也在增加。
人際關係出現問題,婚姻出麻煩,與同事關係緊張,都會產生消極情緒,諸如擔憂、憤怒、壓抑、焦慮等不良情緒,是誘發頭痛的原因。
保持和睦的家庭生活和友好的人際關係,可使人心理上得到滿足,感到家庭和社會的溫暖。
修正不良性格
有些常頭痛的人有一些性格缺陷。
比如別人認為沒什麼大不了的事,他憂心忡忡,認定就是麻煩;別人能忍受的外界刺激,他不能忍受;別人能平靜對待的變故,他覺得過不去。
那些支配欲強,愛占主導地位,有完美主義傾向的人,容易頭痛。臨床中發現,容易患偏頭痛的人,多半都比較聰明敏感,辦事有條理,苛求,追求完美。
這種人嚴格要求自己和別人,事事求全責備,經常處於焦慮緊張的情緒之中。久而久之,可能造成頭部血管的變化而產生頭痛。
有自知之明,遇事盡力而為,適可而止,不好勝逞能。
不要過於計較個人的得失,不要常為一些雞毛蒜皮的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