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部分(第2/4 頁)
廓海天,不歸何待?”(1)
為了落實黨的對臺方針政策,進一步推動對臺工作的展開,1982年7月24日,廖承志給在臺灣的蔣經國發出公開信,公開信刊發在7月25日的《人民日報》上,出乎臺灣當局的意料之外,引起海內外的矚目。
作為參與“廖公信”起草人之一的耿文卿回憶道:
《致臺灣同胞春節慰問信》的物件是臺灣人民;“葉九條”的物件既是臺灣人民同時又是臺灣當局。所以中央提出以廖承志的名義給蔣經國寫封信,主要針對臺灣當局,明確了我們的談判對手。
這封信怎麼寫?真是頗費心思。廖公為此絞盡腦汁,並親自寫了信的開頭一段,為整個信的內容、文風、文白相容的語言風格定了調。
現在再來看這封信,依然能夠看出我們對臺灣當局曉以大義,陳以利害,動以感情,批駁其謬論和不切實際幻想的苦口婆心,其用心不可謂不良苦。我具體分析一下這封信。
曉以大義:“祖國和平統一,乃千秋功業,臺灣終必迴歸祖國,早日解決對各方有利。臺灣同胞可安居樂業,兩岸各族人民可解骨肉分離之痛,在臺諸前輩及大陸去臺人員亦可各得其所,且有利於亞太地區局勢穩定和世界和平。”從祖國統一和世界和平的高度,來說明統一對兩岸人民的好處。“倘能於吾弟手中成此偉業,必為舉國尊敬,世人推崇,功在國家,名留青史。”這是設身處地地替蔣經國著想,若能在蔣經國手中實現兩岸統一,則蔣經國名垂千古。“孫先生手創之中國國民黨,歷盡艱辛,無數先烈前仆後繼,終於推翻帝制,建立民國。光輝業跡,已成定論。國共兩度合作,均對國家民族作出巨大貢獻。首次合作,孫先生領導,吾輩雖幼,亦知一二。再次合作,老先生主其事,吾輩身在其中,應知梗概。事雖經緯萬端,但縱觀全域性,合則對國家有利,分則必傷民族元氣。”先回顧國共兩黨兩次合作的歷史,再說明分合利害。寓理於情,情理交融。
陳以利害:“外人巧言令色,意在圖我臺灣,此世人所共知者。當斷不斷,必受其亂。”指出臺灣問題純屬內政,“外人”無權干涉,奉勸蔣經國不要仰人鼻息,使臺灣成為別人的附庸,最後走到存身無地,被人丟到大海里去。“試為貴黨計,如能依時順勢,負起歷史責任,毅然和談,達成國家統一,則兩黨長期共存,互相監督,共圖振興中華之大業。否則,偏安之局,焉能自保。有識之士,慮已及此。事關國民黨興亡絕續,望弟三思。”“就國家民族而論,蔣氏兩代對歷史有所交代;就吾弟個人而言,可謂忠孝兩全。否則,吾弟身後事何以自了。尚望三思。”廖公從蔣經國領導的國民黨的興亡到蔣氏父子對歷史的交代,言詞懇切,同胞情,兄弟情溢於言表。
動以感情:“南京匆匆一晤,瞬逾三十六載。幼時同袍,蘇京把握,往事歷歷在目。惟長年未通音問,此誠憾事。近聞政躬違和,深為懸念。人過七旬,多有病痛。至盼善自珍攝。”廖公和蔣經國幼時感情很深,所以信中對蔣經國深為掛念,多有囑咐。“近讀大作,有‘切望父靈能回到家園與先人同在’之語,不勝感慨系之。今老先生仍厝於慈湖,統一之後,即當遷安故土,或奉化,或南京,或廬山,以了吾弟孝心。吾弟近曾有言‘要把孝順的心,擴大為民族感情,去敬愛民族,奉獻於國家。’誠哉斯言,盍不實踐於統一大業!”“吾弟一生坎坷,決非命運安排,一切操之在已。千秋功罪,繫於一念之間。當今國際風雲變幻莫測,臺灣上下眾議紛紓歲月不居,來日苦短,夜長夢多,時不我與。盼弟善為抉擇,未雨綢繆。‘寥廓海天,不歸何待。’”“人到高年,愈加懷舊,如弟方便,餘當束裝就道,前往臺北探望,並面聆諸長輩教益。‘度盡劫波兄弟在,相逢一笑泯恩仇’。遙望南天,不禁神馳,書不盡言,諸希珍重,佇候複音。”廖公的這些話,以情動人,或引用蔣經國的話,或引用我們領導人的話,說民族大義,抒兄弟情深。至今讀來,仍讓人感動不已。
批駁其謬論和不切實際的幻想:“惟弟一再聲言‘不接觸,不談判,不妥協’,餘期期以為不可。”“所謂‘罪人’之說,實相悖謬。”“侷促東隅,終非久計。明若吾弟,自當瞭然。如遷延不決,或委之異日,不僅徒生困擾,吾弟亦難辭其咎。再者,和平統一純屬內政。”“所謂‘投降’、‘屈事’、‘吃虧’、‘上當’之說,實難苟同。評價歷史,展望未來,應天下為公,以國家民族利益為最高準則,何發黨私之論!至於‘以三民主義統一中國’云云,識者皆以為太不現實,未免自欺欺人。”“所謂臺灣‘經濟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