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部分(第3/4 頁)
繁榮,社會民主,民生樂利’等等,在臺諸公,心中有數,亦毋庸贅言”。廖公在信中引用臺灣方面的謬論,逐一進行駁斥,指出其危害性。
耿文卿說,廖公的這封信,有些詞句有典故、出處,我這裡略作解釋一二。
青少年時期,廖承志和蔣經國同在原蘇聯莫斯科求學。當時天氣特別寒冷,晚上,他們倆就同蓋廖承志的大衣。所以廖公在信中就這樣寫道:“幼時同袍,蘇京把握,往事歷歷在目”。原來是“俄京把晤”,後來討論時改為“蘇京把晤”
“計利當計天下利,求名應求萬世名”是蔣經國的座右銘,廖公在信中引用這句話,是以蔣經國的身份來說的,動之以情。
“寥廓海天,不歸何待?”(2)
“寥廓海天,不歸何待?”是引用了周恩來的話。60年代,民主人士為祖國統一做了許多工作,他們紛紛給對岸的老朋友寫信、搭橋。當時,張治中給蔣氏父子寫了信,周恩來在審閱時加了4句話:“倨促東南,三位一體。寥廓海天,不歸何待?”
“度盡劫波兄弟在,相逢一笑泯恩仇”是80年代初,鄧小平給來訪的美籍科學家陳樹柏(陳濟棠的兒子)的親筆題詞,用在這裡含意深刻。
“遙望南天,諸希珍重”引用了毛主席的話。當年,一些高層民主人士給臺灣寫的信報送毛主席審閱時,毛主席批了4句話:“臺澎金馬,唇齒相依。遙望南天,諸希珍重。”然後,民主人士將毛主席的這4句話寫進信裡,並指出是我們領導人寫的,讓臺灣當局知道我們的政策。
“佇候複音”是鄧大姐審閱時加上的。希望臺灣當局拿出誠意,儘早與我們談判,早日完成祖國統一大業。
此外,像“要把孝順的心,擴大為民族感情,去敬愛民族,奉獻於國家。”“切望父靈能回到家園與先人同在”等語,是中央臺辦透過中國社會科學院臺灣研究所,從大量的臺灣報刊中找出來的。廖公在信中引用蔣經國的原話,更具說服力,也更能動之以情。
這封公開信的發表,引起海內外的極大震動,用個人的私誼,浸透渲染民族感情,這個角度極為自然生動,也切合廖蔣兩人的實際,完全觸動了中華民族之深情,海島當歸祖國大陸,中華民族和平統一是大勢所趨,中國共產黨民族大義昭然明示天下。
同窗私誼,民族大義
之所以由廖承志出面給蔣經國寫信,這裡面還有些由來。
1982年7月,身為中共中央對臺工作領導小組組長的鄧穎超看到了蔣經國在臺灣發表的一篇悼念父親蔣介石的文章,文中思鄉之情濃濃,鄧穎超立即召集對臺小組開會研究,建議由副組長廖承志給當年莫斯科中山大學的同窗蔣經國先生寫公開信。
蔣經國1925年10月去蘇聯莫斯科中山大學學習,先後在孫逸仙大學(亦稱中山大學)、紅軍軍政學校讀書,並加入共產主義青年團和共產黨,受過馬克思主義教育。青年時期的蔣經國因為身受紅色赤都洗禮,還是比較傾向中國共產黨的,對國民黨右派勢力排擠中共的那套做法深為不滿,“中山艦事件”和“四·一二”反革命政變發生時,蔣經國都曾揮淚寫信給蔣介石,並發表公開宣告,反對蔣介石的反共、反革命舉動,要求國民黨回到與中共團結合作的正確路線上來。
然而,畢竟是道不同,蔣經國最後成為龜縮在臺灣的國民黨政權的繼承者。臺灣海峽是國民黨憑藉的天塹,加上美國第七艦隊的駛入,他們可以與中共暫時不再往來,像駝鳥一樣,自顧而無視世界潮流。然而,畢竟兩岸是血脈同根,政治歧見,難道一直能夠讓臺灣海峽成為阻隔兩岸人民往來的天塹嗎?中共中央決定將統一祖國提上議事日程,作為80年代要完成的三大任務之一。那麼,怎麼向對岸溝通呢?自1949年以來,國民黨堅持不接觸,中國共產黨與國民黨的公開“交往”,只是炮擊金門和福建前線軍事陣地的“對敵”大廣播。
世事滄桑,在中共黨內,能自然而然地與蔣經國稱兄道弟的人不多了,這份兄弟情,當然也包含了複雜的糾葛著的豆萁相煎成分在內,但不管怎麼說,四海劫波兄弟在麼。
廖承志之父廖仲愷是蔣經國之父蔣介石之“同志”,廖家與蔣家的淵源深厚。黃埔軍校成立時,蔣介石任校長,廖仲愷則為國民黨代表,母親何香凝為國民黨中央委員。蔣介石與廖仲愷同為孫中山手下的得力干將,孫中山去世之後,國民黨出現思想路線的嚴重分裂,左右兩派一時水火難容,國民黨親共的左派代表人物廖仲愷慘遭右翼分子殺害,何香凝相信殺廖乃蔣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