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部分(第2/4 頁)
以後,吃中飯時談得可高興了,什麼風車、大糖葫蘆呀,棉花糖、麵人呀,各種土特產呀,說個沒完。少奇聽得很有興趣,興奮地說:“我們也去看看!”劉源:那段時間在青年學生中流行自己組裝礦石收音機,我也迷上這事了,老逛商店買零件,所以對市場情況比較熟悉。我親眼見到農產品一天天豐富,雞蛋從3元多一斤,降到1元多,很快又降到6毛5。回家在飯桌上我就常講這些事,父親聽了很高興。春節這天上午,是外婆和我們幾個孩子一起去的,大家玩得特別開心。回家吃中飯時,我們繪聲繪色地講廠甸的熱鬧勁兒,把父親打動了。王光美:下午,少奇同志和我帶上孩子們坐車去了。一過和平門,車子就停下來,步行一段路,走進了熙熙攘攘的人群。為了不引起群眾注意,警衛讓少奇戴了個口罩。他牽著孩子在人群中擠來擠去,看看這,摸摸那,像小孩子過年似的。孩子們買了棉花糖,少奇也要了一點,高興地吃著。我們一起生活了這麼多年,卻很少看見他這樣開心。他此時的心情,是每一個曾為人民做過一點好事的人,都能體會到的。看到群眾歡樂的表情,少奇同志出自內心地笑了。
。 最好的txt下載網
陳雲出任中央財經小組組長(3)
出訪東南亞之前江青約我談話黃崢:少奇同志1960年訪蘇之後,就是1963年以中華人民共和國主席身份出訪東南亞四國。請您談談有關情況。王光美:這次訪問是少奇同志第一次以中華人民共和國主席的身份出訪,好像也是中國國家元首第一次訪問非社會主義國家,所以國際上比較注目。1957年毛主席訪問蘇聯和1960年少奇同志訪問蘇聯,都不是以國家主席的身份。我國外事部門對這次出訪非常重視,對我們提了很多要求,要我們認真準備。其中重要的一項是服裝。外交部禮賓司正式通知,要少奇和我做出國服裝。少奇說:“有穿的就不要再做了,出國不一定非得穿新衣服。”可禮賓司不放心。後來周恩來總理安排,讓外交部黃鎮副部長的夫人朱霖同志和禮賓司俞沛文司長上我家,想看看現有的衣服到底行不行。我把少奇和我的衣服一件件拿出來給他們看。他們看過後說:“這些都不行。因為這四國是熱帶亞熱帶氣候,天氣很熱,現有的衣服不適合那裡的季節,那些絲絨旗袍根本不能穿。而且這些衣服都已穿過多年,太舊,要重新做。”他們說,尤其是我的衣服不行,還不如大使夫人多。俞沛文同志強調:“王光美同志作為國家主席夫人,出訪更應該注意服飾。”他還專門去向少奇說明這方面的情況。少奇這才同意做一些薄的衣服。這樣,就決定到上海去做一些衣服。當時上海做衣服的料子和手工都比較好。康岱沙同志陪我去上海。這時陳叔亮同志已經是駐外大使,先是在印尼,後在柬埔寨。岱沙就是大使夫人了,所以有經驗。我在去上海之前,在春耦齋舞會上碰到毛主席,就向主席講了要到上海做衣服的事。當時江青在上海休養,我就問主席有沒有信要帶。主席說“好”,就寫了一封信託我帶給江青。我一到上海就通知江青,說我給她帶來了主席的信。江青派了一個姓洪的同志來把信取走了。姓洪的同志是上海派在她身邊為她服務的。隔了一天,江青約我談話。她叮囑讓我一個人去,不要帶康岱沙一起去。我去了以後,江青先把主席寫給她的信給我看,說是信裡有一句話跟我有關。我一看,主席信裡講到:跟光美說一下,她稱李訥為李訥同志,這不妥,因為這是子侄之輩。我稱李訥為同志這個情節,是我們家裡的事引起來的。少奇同志要求子女很嚴格,從來不寵。原先毛毛(劉允若)學習本專業不安心,要換專業,少奇不同意,對他批評教育。後來濤濤(劉濤)上了清華大學自動控制專業,她不喜歡,想換學外語專業,少奇也不支援。毛毛就給濤濤出主意,說爸爸媽媽最聽毛主席的,你想辦法找主席說句話,準行。結果濤濤就找李訥,讓李訥跟她爸爸說。李訥跟主席一說,主席真的就寫了個便信給我,說關於濤濤轉學之事,她身體不好,你們又堅持,這事怎麼辦?是不是讓孩子學習有興趣的東西或許好些?我立即把主席的信給少奇看了。少奇沒想到毛主席會這樣認真地對待濤濤的事。他把濤濤叫來,耐心講道理開導她,教育她年輕人應該經受鍛鍊,不能一遇困難就後退。少奇還嚴肅地批評濤濤:“毛主席是黨的領袖,要操心國內外大事,怎麼能為個人小事去打擾毛主席呢?”隨後我專門給主席寫了彙報信,說明有關情況,當然是和少奇商量並經他看過的。我在信裡解釋說:我們的意思不是絕對不許濤濤轉學,而是要對她嚴格要求,不能一時心血來潮就轉學,要慎重考慮。後來主席在見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