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部分(第2/4 頁)
過,油燈又快要燃盡了!”
“好吧。”黃大香依順了棗秀,“今晚你不回家去麼?”
“你要趕我走?”吳棗秀眉頭一揚,不滿地說,“你可別聽那催命鬼的話!我哪有什麼家,那是個虎口狼窩!”
“我這哪是要趕你,”黃大香想,為顧忌姜聖初而硬讓棗秀走也真是不妥,便說,“那就睡吧,我們姐妹倆正好說說話。”
吳棗秀三下兩下*衣服,滑進被子裡去了。黃大香吹滅燈,摸索了好一陣,上床時說:“棗秀,明天你去給我買半斤酒,一斤肉,另外,還買些香、紙、蠟燭來,仁茂伯請動了青石庵的老尼姑,明天上我家來給孩子寄個名,你能幫這忙麼?”
“這有什麼能不能?”吳棗秀問,“可錢呢?沒錢只是說白話。”
“你別擔這心,我還留著一塊銀元,明天給你,你就別說給我買就是了──欠債的人,還難得說明白許多的情由呢!”黃大香睡了下去,摟緊了孩子。
吳棗秀“嗯”一聲,答應了,但她十分納悶:這錢從哪裡來的?稍停,她驀地翻過身來:“那件緊身繡花夾襖呢,你把它賣掉了?”
黃大香只深深地抽了口氣,沒有出聲。 。 想看書來
4
孩子能下地玩耍了。
吳棗秀買來了酒和肉,先給孩子喝了點湯,餵了一小碗米飯,大人們卻只能煮紅薯吃。
“這叫什麼紅薯?全是些根根、鼻鼻的,沒有一箇中看。”吳棗秀在筐裡把紅薯翻了個透,這是姜聖初送來的,“虧他說得出口,還叫‘一禮還一拜’,當年他遭血災爛病,我說你真不該理睬他,讓他遭瘟死才好!”
“何必惡語傷人?他也有難處。”黃大香勸吳棗秀,“你常來我這裡,他不也沒說什麼太過分的話?”
“世界上有幾個人能像你這樣大慈大悲?”吳棗秀放低了聲調,“神明是該護佑你,我可不指望。眼下老天不是正在罰我麼?要說這是活該我也認了!”
這時,張仁茂領著青石庵的一個小尼姑進了門。黃大香見老尼姑沒有來,不免有些失望,但她知道這是勉強不了的,不是大的法事,老尼姑難得親自出馬。黃大香趕忙起身接待:“煩勞女菩薩多多費心。”
小尼姑淺淺一笑,提步進門,在靠牆一旁的高凳上端坐下來,雙目微合。看那樣子,她不過十七八歲,眉線修長,臉面白淨,真讓人懷疑是觀音佛母的替身。據傳,她出身名門,還上過新學校,自己卻執意要削髮為尼,這事本身就讓人十分費解,因此,眾說紛紜。一說她父親是個師長、軍長之類,半生廝殺,母親卻是個佛門信徒,為丈夫的塗炭生靈深感不安,臨死時便將女兒許身佛門,讓她誦經拜佛,為父親贖罪,她是一個孝女,便依從了;一說她是父親的小老婆所生,母親被大老婆逼得吞金自盡,後來大老婆又打算將她送給自己兄長去當七姨太,她不從,幸虧父親還疼愛她,便捐了些田地給青石庵,任其自便來這裡當了尼姑;更有一說是,她上新學時,打算與相好的人私奔,後來卻查出那位相好竟是犯有殺頭大罪的人,於是,她父親便送她來青石庵,讓老尼姑好好看護,指引迷津。這些話相去甚遠,但多少有些根蒂,只是青石庵實在是個小庵堂,憑她的身世,哪個名山大剎不可安身修煉?小鎮人怎麼也想象不出來,這竟是一個至今尚未了結的愛情故情:有個陶醉在中外著名詩歌小說裡,信奉愛情至高無上的女中學生,當她傾心相愛的人為了政治理想的緣故,視愛情與生命二者皆可拋時,她頓時覺得看破了紅塵,情緣只不過是一場惡夢,便自甘寂寞,許身到這個僻遠難尋的小庵堂裡來苦守青燈。至於除此而外的傳言還很多,但那隻不過是些輕薄人因小尼姑的年青美貌而閒扯出來的無稽之談罷了。
“女菩薩的道行也很高超,還辦過不少的*事,”張仁茂解釋說,“佛祖在胸,心誠則靈。”
小尼姑沉著穩重,只說了聲:“請施主準備香案。”
“我就去借。”張仁茂覺得這房子太狹小,有案桌也無法擺,“香案是不是擺到過道上去?”
“那就不用借了,”小尼姑是個自有主張的人,“在小方桌上鋪張潔淨的紙就行了。”
“好的。”張仁茂連忙收拾好靠在床頭上的一張小方桌,把它移到窗前,又用磚頭把斷了的一條凳腳塞停當,他叫吳棗秀,“把牲、酒、香、燭擺上來吧!”
“早準備好了,你急什麼,不見女菩薩正在用茶?”吳棗秀打量著小尼姑,覺得她長得好生的標緻,不覺脫口發問,“女菩薩貴姓?你只不過十七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