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2 進京(第1/2 頁)
《[紅樓+清穿]最強紈絝》最快更新 [aishu55.cc]
林如海這一番話說的可謂十分在理,薛攀也幾乎被他說動了,但是他很快就意識到這事兒終究還是不太妥。
他現在出去當官,其實並不是一個很好的時機。
雖然他能夠理解,林如海向他提出這個建議完全是出自好心,而且這位林姑父甚至還貼心地連所有相關的細節都幫他想好了,實在是沒有什麼拒絕的理由。
但凡腦子不是足夠清醒的,不說毫不遲疑了,至少也肯定是半推半就地就同意了——有林如海這樣的人物親自幫你籌劃鋪路,送你直上青雲,還有什麼好糾結的呢。
那必須願意啊。
可事實果真如此嗎?
薛攀認真思考了片刻之後,還是感覺,大丈夫應該有所為有所不為——比起當官,對他來說,果然還是賺錢更重要。
倒也不是他視名利為糞土,主要是,現在談這個事兒,還是太早了點兒。
他現在這身體,不過才十一二歲。雖然說,這個年紀入仕的其實也不是沒有,他的才能也足夠可以勝任這個戶部掛職的小官兒,但如此年幼就有了官職總歸是鳳毛麟角,太過惹人注意了些。
更別說他這幾天本就在太子和康師傅那兒得了臉,出了不少風頭。若是在這個風口浪尖兒上再弄出“年幼入仕”的爆炸新聞,那肯定會惹來各方注意。
正所謂“人怕出名豬怕壯”。
太早出名,其實並不是什麼好事兒。
特別是現在薛家已經不同以往,勢力大不如從前,那更是應該低調行事。否則很可能連自保能力都沒有,就直接被人滅了。
遠的不說,首先“不守孝道”這事兒就肯定會被人拿來大做文章。
這其實也是林如海剛剛那番話裡給薛攀提點到的——他,薛家長房嫡長子,現在還是在孝期。
算起來薛攀他爹薛老爺去世還不到一個月,可不正是在“孝期”之內。
還是熱孝。
古人極其重視孝道,哪怕是已經做了官的人,若是父母去世,也必須“丁憂”。故此論理薛攀肯定是不好這個時候去求官的。
只不過,薛攀此前身為現代社畜,早就見慣了同事們哪怕是直系親屬去世,一般也就只能休一週喪假,所以他也一直都沒有特別關注這一點。
實在也是,從穿來的第一天開始,他就已經投入到“振興家族”的事業之中,並沒有什麼時間為薛老爺的去世難過悲傷。
有薛家馬上就要破產這把寶劍懸在頭頂,那是真的什麼都顧不上的。
何況,薛老爺下葬當天不是就有什麼旁支的極品親戚上門來鬧著要“接管”他們家的家產麼?
這種家庭,哪裡還有什麼時間守孝啊。
薛攀反應過來之後,才後知後覺地發現,不單是他沒有注意到這一點,連薛姨媽和寶釵好像也沒有刻意強調這一點——當然,悲傷難過還是難免,衣著起居也都十分素淨低調,娛樂活動更是全停。
不過除此之外,就都是該幹啥幹啥了。
薛攀甚至還被太子傳召去蘇州了一趟——按理說,守孝期間也不能出遠門……
行吧,商戶人家,原本也無需那麼講究。
但是若是有了官職,就完全不一樣了。
到時候,他和薛家所有的一切都會被人用放大鏡扒出來看。
過去那些年幼荒唐的紈絝歲月,熱孝期間不守規矩到處瞎跑,甚至還入朝為官,在有心人的口中,簡直就是“罪不可恕”。
還是穩一手,等他把薛家經營好一點兒、腰桿子硬一點兒再說。
但是吧,被林如海這麼一說,薛攀也覺得若是能從皇商做到布政使的話,實在非常帶感——布政使,那可是從二品的大員,還不用透過科舉考試,只需要靠花錢,咳,不對,是捐錢就可以達到,實在是很令人心動。
而且,根據皇商的執行規則,說是“捐錢”那也不過就是“拿著皇帝家的銀子往皇帝身上使罷了”。
因著內務府買賣人的本錢都是從內務府支領的,只要投資回報率足夠高,那完全可以藉此大發一筆,用皇帝的錢讓自己家跟著賺得盆滿缽滿。
這種牛人,歷史上還真有好幾個,比如範老闆、胡老闆等等,可以說是他們皇商界的榜樣。
薛攀也想做這種牛皮哄哄的大商人,有錢又有勢,富甲天下。
不過這事兒急不得,須得從長計議,徐徐圖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