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部分(第3/4 頁)
點政治和社會革新計劃”、“行政機關推行四大公開實施綱領”等方案,設定“貪汙及經濟犯罪防治中心”,查處“行政院政務委員”兼“中央銀行總裁”徐柏園、“行政院研究發展考核委員會副主任委員”王正誼、“高雄市市長”楊金虎等重大貪汙案。
蔣經國“新政”(2)
確切地說,蔣經國的“新政”並非壞事,但在陋習太深的臺灣政壇,弊政難以根除,致使行政革新的動機與效果相差太大。
與蔣經國“新政”同時相伴的是社會議政運動的興起。島內社會議政運動興起的一個重要原因是“釣魚島事件”。1971年6月17日,美國私下把中國領土——共有8個小島組成、面積為6�3平方公里的釣魚島歸還日本。這種赤裸裸的強盜行徑,引起了海內外所有中國人的強烈反對。中國人民和政府強烈抗議這一無恥行徑。臺灣當局也讓“外交部”出面,指出釣魚島屬於中國。
臺灣各高校學生組織了“保衛釣魚島委員會”,組織學生走上街頭,舉行示威抗議活動,向美國“大使”遞交抗議書。在美國和海外的華人、留學生積極行動起來,組織“保釣委員會”,舉行各種抗議活動,保衛祖國領土。
發生在島內的這一場保釣運動,很快變為要求政治改革的群眾運動。《大學》雜誌在這過程中起到了號召和引路的作用,《大學》雜誌的呼籲在大學校園首先得到響應,大學生走在民主運動的前列,在社會上颳起一股政治衝擊波。1972年4月,國民黨中央機關報《中央日報》連續6臺灣人民掀起保釣愛國運動天連載《一個小市民的心聲》長文,全面封殺民主運動。1973年2月17日又逮捕了臺灣大學教師陳鼓應、王曉群情激憤的保釣愛國運動波及學生錢永祥、盧正邦等人,給他們定的罪名是在上年12月4日組織過“民族主義座談會”,為大陸宣傳統戰。
一批以新生代為主的、自由主義知識分子,在高壓下調整策略,重新投入民主改革運動,醞釀、發動第二次為社會政治改革造輿論的高潮。1975年8月,張俊宏任總編輯、黃信介為發行人、康寧祥為社長、姚嘉文為法律顧問的《臺灣政論》創刊。他們頂住政治高壓,以此為陣地展開批判國民黨專制運動,很快在臺北和全島得到響應。不久,臺灣當局見《臺灣政論》發表的直接點名批評蔣經國、要求解除“戒嚴”的呼籲,立即下手。當局的結論是《臺灣政論》“煽動他人觸犯內亂罪,情節嚴重”,雜誌被查封。這種政治上的對立,對黨外運動起到刺激和推動的作用,特別是許多社會議政積極分子成為黨外運動的骨幹。
蔣經國“政治新政”的另一重要標誌就是允許“黨外勢力”的存在。黨外勢力是在臺灣特定政治條件下產生的政治勢力,在過去長達20餘年的過程中,一直是處於有活動無組織、有聲音無力量的狀態。
國民黨到臺灣後的首次島內選舉,是1950年7月開始舉行的縣市議員選舉。以後又開放了縣市長選舉、省市議員選舉,此外還有鄉鎮長選舉、鄉鎮市民代表選舉、村裡長選舉。從1972年起即實行“增額立法委員”等“增額中央民意代表”選舉。
“增額中央民意代表”選舉,與“保釣運動”開始的輿論部分開放一起,為“黨外人士”的崛起、議政,提供了一個極好的機會和舞臺。臺灣的###,自70年代中期起被稱為“黨外勢力”。它的出現,對國民黨的一黨專制不斷產生重大沖擊。
由於國民黨的高壓政策及地方性選舉的有限活動範圍,###在國民黨到臺灣後的前20年間,一直沒有形成像樣的政治集團。在熱鬧一時的《自由中國》和“雷震事件”時期,臺灣政壇形成的一股反對派勢力,成為黨外勢力的早期代表。主要人物除雷震、胡適之外,還有李萬居、吳三連、高玉樹、李源棧、郭國基、郭雨新等臺籍人士。
60年代末至70年代中期,作為臺灣第二代黨外勢力的代表人物有康寧祥、黃信介等人,在“立法院”有“變相終身立法委員”費希平等。他們的主要活動,是參加新的全島性“中央民意代表”選舉。他們的主要貢獻,是完成了黨外運動的新老過渡,即以日本投降後由南京政府派到臺灣接收的臺籍人士李萬居、郭國基、郭雨新等為代表的、國民黨政權去臺後的第一代###,向以民進黨活躍人物為代表的第三代黨外勢力之間的過渡。這種過渡,不僅表現在中心人物的不同上,也表現在鬥爭形式、指導思想、理論基礎等各方面。
70年代以後的第三代以新生代為主的黨外勢力開始出現在島內政治舞臺。他們的主要代表人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