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部分(第1/4 頁)
撓行�揪丁薄�
不過,人保的首批代理人都已經無據可查,不知其最後的命運。
這個起點並不比平安晚太多,而主導這些試驗的恰是人保上海當時的領軍人何靜芝。1969年,剛剛從一所軍事院校畢業的何靜芝,進入了中國人民銀行國外部保險科(外稱“PICC”)工作。
“從1969年到1979年,我整整打了十年保單。”何靜芝這樣描述她最初的保險生涯。但是,到1992年,何靜芝升任上海分公司總經理。
1996年,根據分業監管的要求,人保“產、壽分家”。
“幹部隊伍中,多數人不願意分出去,而願意留在產險。因為產險家大業大。”何靜芝回憶稱,分家之時,上海是按照保費規模分人員和資產,當時壽險只有產險的三分之一,因此分得的家當有限。
對於她自己,外界曾經傳說她“並不情願,但是經當時的人保總經理馬永偉(後任保監會主席)的力勸,她還是去壽險擔任了總經理,其副手則去了產險做了一把手”。
對此,何靜芝自己回憶,“準確地說是坦然,並非外界所說,不願意去壽險”。但是,考慮到上海的地位,以及激烈的市場競爭,為避免分家影響業務,上海分公司的確是人保系統內最早確定產、壽公司一把手的分支機構,當年4月即初步分工完畢。
這其中亦有例外。
“一個電腦部的幹部認為,壽險可能比產險更需要計算機,因此主動要求到壽險。”短短一年,這位人士就將為自己的明智而慶幸。
表4…1 人保開辦的保險險種
分家之時,何靜芝勉勵自己和下屬:“產險和壽險是一根藤上的兩個瓜,一個大,一個小,遲早會一般大。”其時,何還沒有絕對的底氣說“超過產險”,而最大膽的預測也是“幾年之內超過產險”。
誰能料想,僅用一年,1997年,上海壽險的保費就超過產險。
曹青楊在其《中國壽險業十年“佈局”》中,對於人保壽險發展個人壽險營銷的情況略有記述。
“1995年(人保)開始專門研究分析壽險代理人營銷機制。由於多種政策原因及限制,人保公司當時只在上海一地開展了營銷試點工作。”
何靜芝回憶,此期間原任人身險副處長的蔡文亮為試點的負責人。為使試點順利,何特別成立一個單獨的部門,獨立運作,方便辦事。
這段時間,激情燃燒。
1995年4月3日,一位由中學老師轉行到人保壽險的代理人,在日記中記錄了第一天上班的心情:“(星期一)今天,我懷著喜悅的心情去保險公司報到,一進大門,那份濃烈、繁忙而又緊張的氛圍深深地吸引了我。”
“報到後,我被分配到了小組,同時也領了我的標誌卡。望著它,心中默默自語,從今天起,你就要為這份工作認真努力地傾灑每一滴汗水。”
“(4月6日,星期四)今天,我去了位於福建中路上的公司。對於剛剛展業不久的我而言,一切都充滿了新奇、踴躍和躊躇。”
“(4月9日,裡期日)早晨,我如約去見客戶,原本想投保的他又由於儲蓄及其利率的緣由而變得徘徊不定。但他在聽了我對保險和儲蓄的比較後,他考慮再三,最終還是填下了我畢生第一份投保單。此時此刻的我就猶如天空中自由翱翔的雄鷹,心情舒暢無比……”
“(4月10日,星期一)透過這幾天的展業,讓我深深地體會到中國的保險市場很大。許多人並不知道自身還需要保險,尤其對於我們人保的高額壽險並不清楚明白,這使我看到了保險的發展前景,我也慶幸自己能夠成為一名保險公司的員工。為了讓更多的人知道自身生命的價值,知道生命保險的意義,我會更加不懈地努力工作。它是我終生無悔的抉擇。”
這種心路歷程成為那個純真時代最典型的記錄,而多年以後,這種愉悅的心境將不再擁有。
曹青楊回憶,“我還記得在上海分公司對面街道里那個簡陋的職場,四五百名營銷員分上、下午輪流開晨(夕)會,地方雖然擁擠,但人氣很旺,儘管只有很少的同樣缺乏經驗的管理人員,且只有一個主險,但每過幾天就可以看到新的業務記錄出現。”
“我在1995年上半年第一次去上海考察,協助分公司開展營銷業務,當時手裡能參考的只有平安和香港宏利的營銷管理規定。當時營銷員的考核、晉升規定很簡單,險種也只有一個每三年返還10%保額的‘為了明天’長期險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