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部分(第2/4 頁)
一個維繫6年之久“婚姻”的完結,昭示了中國保險市場上“保—保”合資模式的基本失敗。
回望近10年之合資歷程,得失參半。
客觀講,合資模式減緩了海外巨頭給國內保險公司造成的衝擊,爭取了學習時間和市場空間。20世紀80—90年代,很多外資為中國的保險公司、保險從業人員無償地舉辦過多種境內、境外培訓,儘管這只是為了獲得監管部門及政府的青睞,圖一張牌照而已。
但是,借合資的橋,以市場交換技術,培養本土保險人才,尤其是高階人才的目標沒有完全實現。
具體至管理權,或者中外各半,但是衝突不斷;或者旁落外資,但是水土不服。真正在中國市場賺錢的外資,不是成立合資公司,而是參股中資保險。如何突破合資瓶頸,亦將是21世紀中國保險最大的懸念之一。
一個公司折射一個行業的命運!
2004年,農業保險巨頭安盟挺進中國腹地,但是。2005年1~7月,其全部保費收入僅77。7萬元。
77。7萬元,如果這是一位跨國公司在華高管的年薪,還勉強稱得上體面,但這卻是一家跨國公司——安盟保險中國(成都)公司2007年1~7月的全部收入。反觀國內專業農險公司,如果沒有高價策略,沒有政府補貼,以及不做打擦邊球的非農險業務,純粹農險同樣不容樂觀。
2005年,保監會建立了保單持有人的最後安全網。
這一年1月1日,保險行業實施《保險保障基金管理辦法》,為一般的保單持有人提供最低的賠款安全保障。長期以來隱含的國家信用——“金融機構破產,國家財政兜底”——在保險行業被打破,儘管國有公司仍然可以拿它說事。不過,這也給部分代理人另外一個誤導的幻覺:保險公司不會破產,即使破產了,還有國家保險保障基金負責。其實,保險保障基金只是提供有限度的保護,絕非幻想中的全部。
除了保險保障基金制度,2005年9月底,保監會發布了《人身保險內含價值報告編制指引》,將“內含價值”這個洋概念請進中國,希望改變“保費論英雄”的野蠻生長。
這一年,三大國有公司幾乎同時換帥。
先行告別的是王憲章,實現中國人壽上市魚躍之後,王憲章可謂功成身退,與更為年輕的楊超交接權杖。之後,保監會副主席馮曉增下海中國保險(控股)有限公司,接任董事長一職,總經理由原副董事長兼副總經理林帆繼任;中國再保險集團總經理戴鳳舉退休離職,其職位由原保監會財險監管部主任劉京生接手。
多名監管官員“下海”,也成為當年業界津津樂道的一個話題。
馮曉增任期中,香港上市的中保國際業績超過預期,股價亦創造上市以來的高點;而劉京生則上下騰挪,為中再引入匯金巨資立下汗馬功勞。不過,這亦埋下新股東和高管衝突的伏筆,致使劉京生的職業生涯橫遭挫折。
這一年A股市場和企業年金兩個新業務都對保險開啟了大門。
2005年2月16日,華泰財產保險在股市投下第一單。隨後太平、泰康、新華、平安、中國人壽等多家公司魚貫而入,響應號召,紛紛下單。
伴隨證券市場的好轉,直接投資股票帶來巨大的收益。2005年保險行業的平均投資收益率上升為3。6%,其中,2005年保險資金投資股票的平均收益率達6%,其中最好的股票投資收益率近20%。
這年8月,中國勞動和社會保障部公佈了期待已久的企業年金管理機構的名單,太平養老和平安養老獲得受託人和投資管理人雙資格。不過,由於國內稅收優惠難落實,仿美國401A計劃的企業年金征途漫漫。
新制度讓上海、深圳等地的地方企業年金走到盡頭,而失於監督的前者,更是誘發了一個驚天的社保大案。
2006年中國再保險市場全面開放;此前一年,再保險市場暗流湧動。這一年11月10日,逡巡於中國門外多年的全球最大的保險市場倫敦勞合社成立一家再保險公司的計劃獲得批准。
倫敦勞合社本身就是一個傳奇。它從一家名為勞埃德的咖啡館演變而來的,1871年經議會透過法案,勞合社才正式成為一個社團組織。這是勞合社的最為奇特之處,它不是一家公司,更確切地說是一個保險市場,與紐約證券交易所相似,但只向其成員提供交易場所和有關的服務,本身並不承保業務。
歷史上,勞合社設計了第一張盜竊保險單,為第一輛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