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部分(第2/4 頁)
程,少兒英語,商務英語,求職英語等等。
無論選擇哪些課程來學習,學生們都要付出大量的個人時間和金錢,必然在掏腰包之前已經考慮成熟了。但我還是要說,絕大多數學生實際上並沒有真正問自己“為什麼學英語” 這個問題,也並沒有給自己找到一個值得推敲的答案。
“學英語很流行” ,“大家都在學英語” ,“學英語早晚有用” ,這是絕大多數人對自己的交代,我只能說:答案錯誤。
我這一輩子都不會忘記,自己剛到美國時的處境。不會英語,沒有錢,沒有任何工作經驗,對美國文化沒有任何實質的瞭解,假如把現在中國高中生的英語能力打個對摺,把他放到美國去自生自滅,那就是當年的我。
在那種情況下,求生是本能,學習是本能,完全沒有任何好高務遠的目的。生活中的每一份收穫都非常現實地以金錢的方式體現出來:會說英語,就可以當服務員,每個月收入兩千塊;不會說英語,就只能當服務員的助手,每個月收入壹仟兩百塊。
那時對我來說,英語代表至少八百塊錢的月收入差距,八百塊錢代表四個月的伙食費,或者兩個月的房租費。算完這筆賬後,我的學習熱情高漲。
生存和繁衍是人的本能,這就是古人所謂的“食色性也” ,但那指的是原始狀態的生活方式,也是最基本的。作為生活在現代社會的人,我們還有很多其他方面的本能,比方說學習的本能,娛樂的本能,模仿的本能,競爭的本能等等。
無論我們做什麼事情,比方說學英語這件事,多問問自己“為什麼” ,透過表面現像去找到本質,看看自己到底是為了滿足什麼本能的需要才願意做這件事情。只有找到這個目的,才會有學習的動力,以及達到這個目的的最佳途徑。
如果實在找不到具體的原因,學習英語只是因為隨大溜,那我只能說,英語並不是最佳教育投資目標,有那時間和金錢,還是吃點好的穿點好的算了。
實際上應該“吃點好的穿點好的” 的人佔絕大多數,尤其是最近這種學習英語的狂熱勁頭,非常要不得。居委會的大爺大媽也開始說英文了,雖說符合“學習本能” ,卻還是使人心生疑竇,迎接奧運會也不是這麼個迎接法。
一個蘿蔔一個坑,天生我才必有用。要是這蘿蔔老惦記著跳到白菜坑裡,那隻能是成心給社會添亂了。
只有在充份意識到,英語對自己將來的事業發展有著相當大的影響,它甚至會影響到生存本能的需要,這時候才有必要考慮下一個問題。
高老師答學生問
講課時間長了,總被學生重複問一些問題,證明這些問題具有代表性,抓住這個機會,統一回答幾個問題,希望給更多人以幫助。
問:我下個月就要出國了,現在想突擊提高英語口語水平,應該怎麼做呢?
答:現在應該吃點好的,買身漂亮衣服穿穿,全國各地到處轉轉,多陪陪父母家人。總之儘量開心,享受生活,就是千萬別再到課堂裡面去折磨自己了。
全中國也找不出一個教學環境能超過國外那種自然的語言環境,你都馬上要出國的人了,還跟別的同學瞎起什麼哄?等真的出去了,從生活當中學習最地道的英文,還免費,多好。
我就不明白,到底準備到什麼程度算足夠?永遠不可能足夠。只要有自信,有邏輯思維能力,有堅韌不拔的毅力,就完全可以應付外國的生活,別害怕。
真想為此而做些準備的話,要準備的不是英語口語,而是對外國文化的瞭解。多找幾個“海龜” 聊聊天,打聽一下日常生活中需要注意的問題,看有什麼竅門或者捷徑可以借鑑,這就足夠了。
找我也行,不過一般我沒時間跟人閒聊,聊也收費,收得還很多,所以至今也沒人敢跟我聊,都嚇跑了。但是我會推薦買我這本書來看,要不你直接買我的書得了。
問:我到底應該學習英式發音呢,還是美式發音呢?
。。
洗腦英語(3)
答:你應該學習怎樣不發中式發音。至於選擇英式還是美式,能問出這個問題,證明你的英語水平還太低,目前不需要考慮這個問題。實際上很多人,包括在美國生活了兩年的很多留學生,都不需要擔心這個問題。
英語跟任何語言都一樣,其基本組成元素是單詞,語法,和句型,其靈魂是文化背景,語言習慣,及思維方式,把這些東西組合到一起就成了語言,落實到文字上看起來都一樣,只不過從不同的人嘴裡說出來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