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部分(第3/4 頁)
在突然經歷了心靈和思想的變化後,對他為公司所做的一切感到後悔,所以他為股東和員工而哭泣?
但是不管為什麼,李文的悔恨是短暫的。2003年初的一個下午,他對我說:“我已經有了一種全新的生活狀態。”他透露說,目前他正沐浴在愛河中,他愛得“很深,幾乎有些不真實”。2002年聖誕節期間,李文突然告訴他32歲的妻子芭芭拉·瑞利他要搬出去。(“她從來沒想到會有這一天”—芭芭拉的一位朋友告訴我。)
63歲的傑裡·李文用“我對生命的愛”來描述自己對勞莉·帕爾曼的愛情。帕爾曼是個臨床心理醫生,曾是紅極一時的華納廣播電影製作人,今年49歲,她就是李文心中的“新生活”。那年他們一起在夏威夷的一個荒島上度過新年。李文回到紐約後,他們每天都通電話,有時甚至長達數小時。李文送給她一個綠寶石和鑽石的戒指,如今他們訂婚了。李文同意新柏拉圖派哲學的觀點,他說他和帕爾曼是“精神上的伴侶和雙胞胎”。只要李文把所有事情都安排好,他就會橫穿這個國家到加利福尼亞州的Marina del Rey去看望帕爾曼。1月份的一個黃昏,當我走進李文紐約的辦公室時,他自豪地對我宣佈:“我今天走路都很有力量,因為明天我要到加拿大去看她。”
2003年2月,李文和他的未婚妻出現在《紐約時報》上,當時這對情侶正在Marina del Rey的海灘上,他們臉貼臉,夕陽正在身後緩緩西下。李文很坦白地告訴《紐約時報》:“我發現自己真的可以擁有時代華納以外的美妙生活,我現在正在享受精神上的旅行,並欣賞沿途的腳印。”
原來在李文手下工作的管理者和員工看到這篇報道後勃然大怒。一位高階管理者驚訝地說:“太不可思議了!”“天呀!”另一個人驚歎。這太不公平了,傑裡·李文無憂無慮地在海邊享受愛情,品味他的精神旅程,而他的手下卻在紐約和達拉斯處理他留給美國線上…時代華納的爛攤子。現在他們的股票一文不值,他們的退休計劃也成了泡影,而李文卻像海鷗一樣自由飛翔,拋下了所有的事情自己去尋歡作樂,甚至每年還因為擔任公司的“顧問”可以拿到100萬美元的薪水。從這件事我們會看到:一位執行長可以對原來的公司絕對無情,並毫不在乎地繼續按照他的方式生活。
後來當我們談到美國線上…時代華納的細節時,他的眼睛會飄向別處,那已經是舊新聞了,是昨天的訊息。我想,與他的精神追求相比,美國線上…時代華納已經顯得微不足道。
時代帝國的崛起(1)
《時代》週刊到時代帝國
人們都說,亨利·羅賓遜·盧斯肯定一出生就是個天才。亨利1898年出生在中國山東蓬萊的一個美國傳教士家庭,自幼他就是早熟而且做事認真的孩子。5歲時,他就對傳教感興趣,向他的夥伴們佈道。後來,盧斯又對新聞學產生了興趣,並從事了這個職業。他曾說:“我相信我能最大限度地在新聞工作中發揮自己的作用,並且可以藉此離世界的焦點最近。”他父親一生致力於改變人們的宗教信仰,而亨利·盧斯則為將人們引往通向真理的大道而努力。掙錢不是他的目的,盧斯在遺囑中將這一點說得很清楚:“時代公司現在是,將來也會繼續是一個新聞企業,同時也是一個關注公眾利益和股東利益的企業。”
盧斯15歲到美國霍區基斯中學就讀。後來他考上了耶魯大學。他是個極少見的天才學生。他寫過詩,做過《耶魯每日新聞》的助理總編,以優異的成績自耶魯大學畢業並加入了PhBK學生① 聯誼會,此外,他還被選為班裡“最出色的學生”。那時,亨利·盧斯已經鋒芒畢露,成功就在他不遠處招手。
20世紀20年代末,盧斯還在《巴爾的摩新聞》做記者時,就決定和耶魯大學的同學布里頓·哈登一起創辦一份週刊性雜誌,名為《時代》週刊。《時代》週刊是對世界最重要新聞的概要,其每篇文章篇幅不超過400字。正如盧斯和哈登在內容簡介中所說,這份雜誌主要報道每個重大事件的梗概。與《文摘》(一份現在還發行的新聞摘要)不同的是,《時代》週刊有自己明確的觀點:“《文摘》會給出問題的兩個方面,但很少表明它認為哪方面正確,而《時代》週刊會在給出問題的兩個方面的同時,清楚地表明自己更傾向哪個方面。”
1923年初,盧斯和哈登從72個投資者那裡籌集了85 675美元出版了第一期《時代》週刊。第一期第一號《時代》週刊出版於1923年3月3日,只有28頁,讀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