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4部分(第3/4 頁)
一般人都有那種不願“衣錦夜行”的心理,對自己引以為榮的事總會若隱若現地透露出來,以便得到別人的肯定;也可以透過對方的朋友、同事來了解。比如,從事寫作的人當然希望別人稱讚自己文章寫得好,做生意的人當然希望別人認為自己精明能幹,等等。
當然凡事都有例外,有些人引以為榮的事並非顯而易見。例如,金庸是個享譽全國的作家,但是,當別人誇讚他的作品時,他可能無動於衷,若是誇他圍棋下得好,他才會笑逐顏開。生活中這樣的例子不是很多,這就需要我們多留心,多發現。只有這樣,才能另闢蹊徑,不落俗套,以真誠的讚美打動別人的心。
3.滿足別人的虛榮心。“人是一種愛好名聲的動物”,每個人都有一定的虛榮心。虛榮心不但是一種自我肯定,也有一種尋求他人肯定的願望。當虛榮心得到滿足時,能給人帶來難以言喻的愉悅和自信心的高漲。因此,從某種角度來說,滿足別人的虛榮心,是在為別人製造歡樂。一個經常為別人帶來歡樂的人,肯定是一個受歡迎的人。
雖然每個人的虛榮心都有所差別,但就一般而言,才華和品貌是人人都渴望擁有的。從這兩方面入手來滿足別人的虛榮心,“雖不中,亦不遠矣”。
跟才能一樣,外貌也是每個人都看重的,尤其對女性而言,更是如此。
無論男女,“天生麗質”的畢竟是少數,但這不是說值得讚美的人極少。恰恰相反,跟才能一樣,每個人的外貌都有閃光點,即使是身材髮膚一無是處,在儀表風度著裝等方面也必有可取之處。
有人說,即使最漂亮的女人對自己的外貌都沒有絕對自信,需要靠讚美來維持信心。而男人對外貌的重視程度雖不如女人,但無不注意自身魅力,尤其是才能方面,需要得到別人的肯定。在這個世界上,人人都需要並渴望得到讚美。因此,給人以真誠的稱道,滿足別人的虛榮心,將使他人和自己的生活變得更美好。
4.不用語言也可以讚美。美國總統羅斯福因為右腳癱瘓,不能使用普通的汽車,克萊斯勒公司為他製造了一輛特殊的汽車,只要一按按紐,車子就可以開動,十分方便。當工程師錢伯林先生把這輛汽車開到白宮的時候,羅斯福立刻產生了很大的興趣,他的朋友和同事也都十分欣賞,並當著總統的面誇獎說:“錢柏林先生,我真感謝你花費時間和精力研製了這輛車,這是件了不起的事。”但是此時羅斯福總統卻接著欣賞特製車燈、特製後視鏡以及散熱器等,他注意到了每一個細節,並讓他的朋友們一起注意這些裝置的特殊性。這種無聲的欣賞正是一種具體化的表揚,比幾句簡單的讚美更讓克萊斯勒的員工們感到他們確實做了一件了不起的事情。
5.不要自我吹噓,在讚美別人的過程中,千萬不要把對別人的讚美變成了抬高自我形象的工具。即使你是無意的,對方也會不高興,因為他會覺得你自認為比他強,從而使他產生一種不自在,甚至厭煩。比如說:“你畫的畫不錯,只要再努力一下,一定會比我強。”
□溝通比權力更重要
成功的商人都有一個共識,即在以文化促變革的過程中,激勵員工的積極性和協調員工的行為方式至為關鍵,這不依賴於權力,而是依賴於有效的溝通。
有效的溝通有賴於管理者透過談話和文字的形式傳達公司的核心價值觀,透過諸如企業標誌物、企業的徽章等等加強員工對企業的認識和心靈的依附,從而使之認可企業的奮鬥目標,並願意為之付出不懈的努力。
在海爾,言傳,即透過言談及文字闡釋公司的核心價值觀是管理者們與員工溝通、提倡企業文化的一種很重要的方式。海爾的企業精神是追求卓越,張瑞敏從非常實用的角度對“卓越”進行了解釋。他在嘉獎海爾優秀員工唐海北時,特別提倡唐海北那種拼命精神。但是拼命也是有講究的,張瑞敏認為不講求實效的拼命就不能算是卓越,因為任何沒有結果的形式都是無效的,不值得提倡。
所以,應該堅持“凡事預則立”的效果論。打個比方,如果平日裡就不認真研究如何管理好裝置,它就必然會出問題;出了問題再去三天三夜拼命搶修,不但不能表揚,還要追查責任。在海爾的每一個工作崗位都追求卓越才能保證海爾的卓越,海爾卓越的目的是為了戰勝一切競爭對手,這是學習唐海北的最終目的。
張瑞敏寫了一篇名為《海爾精神常青》的散文,文筆優美,闡述了海爾文化的精華,其中談到海爾的理念、海爾的中國精神、海爾人應當具有怎樣的素質、人與物的質量又怎樣融匯成海爾“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