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部分(第2/4 頁)
經典翻拍從來都是一件費力不討好的事,雖然還是那個農村戶口的嘎子和兩小無猜的英子,還是減肥失敗的胖墩和胖翻譯官,還是槍法不減當年的羅金保和寧死不屈的老鍾叔,甚至原來影片中的叔叔、大嬸終於熬成爺爺、奶奶後仍抖擻再上陣,但老影迷就是不買帳,並厭新喜舊,對老嘎子念念不忘。俗話說“衣不如新,人不如故”,有人將“新嘎子不敵嘎子”全部歸罪於人們的懷舊情結,此話不無道理,但有失片面,甚至有故意將人們的非議轉嫁於懷舊、從而忽略“新嘎子”的先天不足之嫌。
拋開懷舊的幌子,其實,人們所謂的“老嘎子”情結,無非就是對於英雄情結的渴求及對於藝術細節的折服,在這兩方面,“新嘎子”明顯營養不良。
性格決定命運,電影《小兵張嘎》可以看作是成人童話,而電視劇則僅僅是個兒童電視劇。“老嘎子”是平民英雄的化身,是無數個李嘎子、王嘎子、劉嘎子、陳嘎子精神的集中體現,這個藝術形象的成功在於其典型性格與特定環境的相互對照。就如同《三國演義》中的張飛或《水滸傳》中的李逵,其閃光點是獨特的性格,而決非曲折的命運。對於觀眾而言,認同或崇拜的是英雄的性格,特定的生活環境及特殊的生存狀態則在其次。這就如同要拍《李逵外傳》或《李鬼外傳》一樣,李逵的事蹟絕對不如李鬼的故事好看。電影注重寫意,而電視劇注重寫實,將電影稀釋成電視劇,無異於將張嘎還原分解成李嘎、王嘎、劉嘎、陳嘎的過程,故事成立的代價便是英雄情結的缺失。
不可否認,電視劇《小兵張嘎》的主要情節還比較忠實原著,諸如堵煙囪,胖翻譯官吃西瓜,放火燒炮樓等等均依葫蘆畫瓢,悉數可辨。但其他新加入的故事情節則乏善可陳。加量不加價,價是價值的價。電視劇中新加入了一看就不像好人的假特派員石磊和行蹤詭異的真特派員劉燕,似乎除了有意向電影《無間道》致敬外,餘下的時間就只是替嘎子拖延劇情。電視劇版《林海雪原》已是前車之鑑,揭楊子榮伙伕的老底,外帶安插幾個莫須有的槐花便是典型的敗筆。這一點上,新嘎子和新楊子榮可謂異曲同工。
畫蛇添足,最後添成蜈蚣,劇作上便輸了原作一籌。而一部影視作品的成功與否,劇作、表演之外還有其他不容忽視的因素,例如攝影。人們對老電影《小兵張嘎》印象深刻的原因,很大程度上取決於攝影,而電視劇在這方面則無半點創新。且不說見不到羅金保帶著嘎子過院穿廳的經典長鏡頭,就連有“時代感”的正面形象高、大、全,反面角色底光、俯拍也一併擯棄。畫蛇添足成蜈蚣,其實還說得過去,但之後還要剔骨抽筋,這哪裡還有蛇樣,分明是老太太的裹腳布。2004…8…2
歷史劇的遊戲規則
臨近一年一度的高考、中考,電視臺也集中播放了《走向共和》、《非常公民》等歷史題材的電視連續劇,這個巧合值得稱道。按照我國大眾面臨考學所形成的傳統慣例,將赴考場的莘莘學子此時是看不著電視的(電視機在大多數考生家長心目中如違禁品一般被封存或砸毀了),所以這批學生的歷史知識,此時此刻只來自課本或考試提綱,而非透過歷史題材電視劇獲得。反之,近年來的歷史題材電視劇,也多在人們意識裡既定的歷史內容上大動斧鑿,要麼美其名曰戲說,要麼一本正經稱體現歷史學“科研新成果”。但應試的考生卻絕對不能在試卷上玩戲說,所以在此提醒謹小慎微的家長們注意,再檢查一下您家的電視機是否真的貼好封條,實在看管不住,就把電視機賣給樓下收舊貨的吧。
進一步來說,我不反對學生看電視,但歷史劇此時除外,否則對著考題“康熙的主要政績”,白紙黑字答曰“微服私訪”還真就壞菜了。拋開考試這碼事,回過頭來,也應反思一下近年我們的歷史劇創作,其中是否存在著創作思路上的偏差?
近些年文藝圈似乎流傳著這樣一條經驗:歷史劇比現實題材影視劇好拍,也容易被觀眾接受。先不分析其有悖於藝術創作本質的成因,也不去拆穿奉此經驗為金科玉律者的用心和企圖,因為這句經驗之談本身就有不實之處。首先,天底下不存在能投機省力又討好長存的事。更何況藝術創作中,才情和實力的高低是無法騙人騙己的。相對於現實題材影視劇,歷史劇不但要求有藝術靈感和相應的呈現手法,還要在觀眾的歷史觀及審美情趣間找到交匯的區域來演繹故事。基於這樣的原則創作出來的才叫歷史劇,否則千萬要在播映前對觀眾交代清楚先,例如周星弛的孫悟空和晶晶姑娘是《大話西遊》,吳承恩的是《西遊記》,歷史書中則是光桿司令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