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部分(第3/4 頁)
交易或制度費用是些什麼呢?答案是消散了的租值!在我一九七四發表的關於價格管制的文章裡,我指出租值消散是一種交易費用(注二十一)。的黎波里的例子,同樣的看法比較困難,但在兩方面土地的租值消散真的是交易或制度費用。一方面,租值消散不會在一人世界發生;另一方面,成本(這裡指費用)是最高的代價——的黎波里的畜牧代價是種植杏仁樹的土地租值。定義說,把草原轉作種植杏仁樹的用途的總交易或制度費用,一定不會低於租值的消散,否則這用途的轉變會出現了。跟著的含意是,如果我們能認定這些費用在哪方面有了轉變,制度的轉變可以推斷。這正是一九八一年我推斷中國會走向資本主義的道路的方法。
上述的觀察,明顯地說,如果的黎波里的草原是私有而種植了杏仁樹,有三個結果。其一,土地的租值會上升而交易或制度費用會下降——這下降是減下去,在我們的例子中是租值代替了交易費用。其二,交易或制度費用的性質或類別是改變了,雖然這些費用永遠不會下降至零。其三,從我們的廣泛概念看,以合約安排來約束競爭,一種合約是取代了另一種。以我之見,後者是制度轉變的正確意義。
第三章 合約的一般概念(注十二)(3)
上述的分析或看法,就是研究新制度經濟學的人也可能不熟識,但對理解中國三十年來的經濟改革卻至關重要。尤其是我在交易或社會費用與合約安排的知識的增長,主要是從中國的經驗學習得來的成果。
很不幸,制度的轉變或合約安排的轉變,不一定是朝減低交易費用或增加租值的方向走。史密斯認為土地使用安排的轉變是朝改進效率那方向走,不一定對(注二十二)。災難性的安排單是二十世紀就出現過多次了。有時我想,人類可能有一天會因為自己的選擇而毀滅自己。在個人爭取利益極大化的假設下,人類自取滅亡的理論難以構想,雖然我嘗試過好幾次(注二十三)。我的老師赫舒拉發曾經以《力量的暗面》(The Dark Side of The Force)作為他出版的一本書名,這本書可能解釋博弈理論今天在行內的盛行。我不贊同這個取向,因為我相信經濟解釋首要的,是辨識可以觀察到的侷限變動。可幸的是,以中國的經濟改革而言,「力量的暗面」還沒有大行其道。不管將來如何,一個古老而偉大的文化終於從深邃的黑洞中走出來了。我說過,這篇文章要回答的問題是:中國究竟做對了些什麼才出現了大家見到的壯觀表演呢?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注十二 二○○二年七月三十一日,弗裡德曼九十大壽那天,我寫了《合約的一般理論》。(張五常,《制度的選擇》,第五章,第一節。)二○○七年五月二十四日到八月九日,我發表了十一篇關於經濟學的缺環的文章。(張五常,《經濟學的缺環》與《從安排角度看經濟缺環》,後者分十篇,《壹週刊》。)這系列是為準備寫這篇獻給高斯的長文而作的。我認為這裡的第三節,與上述的合併起來,會有一個完整的合約一般理論。
注十三 安排有所不同,等級排列也可以在一個資本主義經濟中的機構見到。然而,在共產制度下的同志等級排列,在一些重點上與一傢俬營企業的排列不同,前者較為近於政府設立的機構,例如一間公立醫院或一間公立大學。單從等級排列看,共產制度與私營企業的主要分別,是前者的市民或員工沒有權不參與,而轉換工作要得到政府的批准。自由選擇工作會導致同志等級排列制度的瓦解。當一九八二年底見到自由轉業在珠江三角洲開始出現時,我立刻為文說中國的經濟改革不會走回頭路。在北方,工作的自由選擇要到一九九二才開始,在*於該年春天南下之後。
注十四 Cheung; Will China Go Capitalist? (London 1982); Hobart Paper 84; Section II。
注十五 市價是約束競爭的侷限。正如史密斯在《國富論》中寫道:「給我那我需要的,你可以獲得這你需要的……」(Cannan edition; p。 18)。 一個市價存在。
注十六 Steven N。 S。 Cheung; “Why Are Better Seats ‘Underpriced’?” Economic Inquiry (1997); pp。 512…522。
注十七 Cheung;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