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部分(第2/4 頁)
露出來的疲憊與憔悴。事實上,她夜間長期失眠,早上根本不願起床甚至是無力起床,大量掉頭髮,對菸酒依賴加重,經常出現一時間記不起同事姓名的情況。
張小姐最常抱怨的就是一個字:“累!”件件事都累,每天下來疲憊不堪,逐漸對一切都失去了興趣。靜夜獨處,她常常感覺自己的世界很灰暗,有時候甚至想到死,一了百了。一向信心十足的她,甚至對自己的工作能力也開始產生懷疑。更讓她感到無奈的是,她自己心理上非常孤獨,在日記上寫下這樣的句子:“明年我就30歲了,想起事業無進展,愛情沒有著落,年齡逐年增大,新人又層出不窮,我就感到一陣陣恐慌。”
毫無疑問,張小姐已成為“慢性疲勞綜合徵”的受害者。慢性疲勞包括生理疲勞和心理疲勞,即軀體和精神的雙重煎熬。
1�疲勞是警示身體超負荷的“紅色訊號燈”
疲勞這一“紅色訊號燈”提醒你,你的機體已經超過正常負荷,體力及腦力消耗過大,應該進行調整和休息了。
如果你經常無精打采、哈欠連天、煩躁、易怒、腰痠、背痛、頭暈、眼花、失眠、全身乏力、神志恍惚、食慾不振,哪怕常服用健腦安神、開胸順氣等藥物,全身倦怠的症狀也始終得不到改善,這就是一種典型的疲勞狀態,應引起高度重視。
疲勞是一種感覺!若到醫院檢查,多數人都沒有器質性病變,但疲勞感卻實實在在地存在。
2�疲勞既是一種病前狀態,更是一種致病因素
越來越快的都市節奏,使疲勞作為一種病前狀態和致病因素,已經籠罩到越來越多的人身上,結果使個人和整座城市的工作效率受到影響。上海醫科大學健康教育教研室對上海市市民的疲勞狀況作了抽樣調查,結果發現,在18歲至45歲的中青年中,將近三分之一的人長期處於不同程度的疲勞狀態。疲勞使人體免疫功能下降,使疾病發生率上升。比如,腫瘤、心血管疾病等,與疲勞過度又缺乏鍛鍊密切相關。
3�疲勞已成為現代社會的一種常見現象
說到疲勞,相信幾乎人人都有所感受。在日常生活中,這樣的現象司空見慣:揹著沉重書包的中小學生們,天天學校、家裡兩點一線,複習、考試,考試、複習,年復一年,月復一月,鼻樑上的鏡片越來越厚,幾乎個個都累得有些木訥;整日西裝革履的企業高中層管理人員,雖為“白領”一族,高薪水隨之高節奏,有時忙得連加班都找不到時間,還得常常看老闆的臉色,精神緊張,壓力太大;公司決策層則為了企業的生存與發展,沒日沒夜地應酬,日夜兼程地出差,勞心勞力,身心疲憊;計程車司機長期超負荷運轉,披星戴月,餐無定時;運動員訓練過度,賽事緊張,體力消耗過大;體質虛弱者精神不振,心慌虛汗,無論工作還是生活都是心有餘而力不足;更有一些積勞成疾者,拖著一個病身子感慨人生的不幸……
txt小說上傳分享
慢性疲勞:有一種絞繩名叫“累”(2)
4�壓力是造成慢性疲勞的元兇
由於承擔著大量繁重的日常工作,許多人每天都在超負荷運轉。除了應付快節奏的日常工作和生活外,還得應對諸多心理挑戰。比如,妥善處理複雜的人際關係;遭遇降級、下崗等挫折後的心理調適;怕工作不好,被同事輕視,被上司邊緣化等。
不堪承受的壓力,直接給人們帶來焦慮、抑鬱、恐懼、氣憤等負面情緒,導致神經緊張、內分泌紊亂、免疫力大幅度下降,環境中各種有害毒素得以長驅直入,“侵襲”我們的機體。
5�專家支招
——用音樂來趕走疲憊。聽10分鐘左右的音樂即可,一天三四次。
——用遠望放鬆心情。向能見到的最遠的建築物眺望,儘量看清裡面的人物或屋頂的設施。
——用冷水洗臉,運動刺激身心。
——在工作和學習中,注意將兩個反差強烈的專案交替進行。不同型別的工作專案不同科目的學習專案交錯進行。
——享受孤獨。選擇一處舒適、安靜的環境,放鬆身心,展開想象,讓心靈的壓力得到釋放。
——時刻保持積極向上的良好心態,對事物要有強烈的好奇心和進取精神。這種健康的情緒會促進血液迴圈,有利於肺部氣體交換,有利於腦部輕鬆。
——用美好的回憶解除壓力。回想一件你認為最有趣的往事,持續十分鐘以上。
——以舒暢樂觀的心態驅逐疾病。要防止疲勞、保持充沛的精力,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