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部分(第2/4 頁)
ú○歟?”對duì曰yuē:“不bù能nénɡ。”子zǐ曰yuē:“嗚wū呼hū!曾cénɡ謂wèi泰Tài山shān不bù如rú林Lín放fànɡ乎hū?”
●[同學錄·冉有]姓名:冉求,字子有,也稱冉有。魯國人。孔子的著名學生之一。多才多藝,精通理財,具行政才能,曾任季氏家的總管。比孔子小二十九歲。在《論語》中出場十六次,名列同學第六。
季氏又來了。
這裡記載說:季氏準備去祭祀泰山……旅:就是祭山;在當時,只有諸侯才有資格祭祀境內的名山大川,現在連季氏也這樣做了。
這個季氏是誰?季康子嗎?
正是他,當時,冉有在他手下做總管。所以當孔子聽到這訊息後,就對冉有說:“你不能勸止這件事嗎?”冉有說:“不能。”
回答得倒很乾脆。不過也難怪,在人屋簷下,你叫他怎麼辦?
冉有本人的性格,其實也比較懦弱。對此,孔子也只能長嘆一聲:“嗚呼,難道泰山之神,會不如林放嗎?”
怎麼又扯出林放來了?
就是說,林放還知道問禮之本,那泰山之神總不見得還不如這位布衣百姓,會接受那種不合規矩的祭祀吧!
唉,季康子肆無忌憚,哀公管不了,冉有不爭氣……
所以孔子就只能寄希望於泰山之神了。
八佾第三 3。7
子zǐ曰yuē:“君jūn子zǐ無wú所suǒ爭zhēnɡ,必bì也yě射shè乎hū!揖yī讓rànɡ而ér升shēnɡ,下xià而ér飲yǐn。其qí爭zhēnɡ也yě君jūn子zǐ。”
看過奧運會的跆拳道比賽吧,覺得有什麼特點?
你是想說,選手在比賽中間特別講究禮儀?
呵呵是啊。跆拳道武士精神的核心是“以禮始,以禮終”——訓練、比賽的開始和結束,都有嚴格禮儀:選手進入道場,首先向老師敬跆拳道鞠躬禮,練習或比賽開始前
,對手互相敬禮,練習或比賽結束後,再次互相敬禮,以示尊重謙讓。
是從咱中國流傳過去的吧?
你看孔子是怎麼講的;他說:“君子沒有什麼可爭的,除非是和人家比賽射箭……”
比賽射箭?
說的是古代的“射禮”,當時,從貴族到平民,都有比賽射箭的風氣,也形成了各自的禮儀。孔子接著說:“……比賽開始,必相互作揖,然後登堂;比賽結束,也會相互作揖並飲酒。這種競爭,很有君子風度啊。”
和跆拳道的禮儀真的很像,不過現在我們中國已經不講究了。
有句成語叫“君子之爭”,就出自這裡。
有君子之爭,就有小人之爭了?
有啊,武俠書裡使用“暗器”的,不是常被人稱作“非君子所為”麼!這就是小人之爭——對了,這種事,生活中有嗎?
沒有吧。
比如,你和劉雨辰競爭大隊長……
大家都是君子,當然是君子之爭啦。
小人之爭會怎麼樣?
這個……賄賂小朋友,是嗎?
打個比方,這麼緊張幹嘛!還有呢?
還有,到小朋友那裡說劉雨辰的壞話……
你會這樣做嗎?
當然不會!大家都是君子嘛。
可是如果你的競爭對手是小人呢?
那,或者,或者我也說他壞話……
以小人對付小人,這樣你也變小人了?
這怎麼辦?
八佾第三 3。8
子Zǐ夏xià問wèn曰yuē:“‘巧qiǎo笑xiào倩qiàn兮xī,美měi目mù盼pàn兮xī,素sù以yǐ為wéi絢xuàn兮xī。’何hé謂wèi也yě?”子zǐ曰yuē:“繪huì事shì後hòu素sù。”曰yuē
:“禮lǐ後hòu乎hū?”子zǐ曰yuē:“起qǐ予yú者zhě商Shānɡ也yě;始shǐ可kě與yǔ言yán《詩shī》已yǐ矣yǐ。”
子夏我們認識了,叫卜商,很年輕的學生……
那天,他讀到《詩經》裡描寫美女的詩,有了疑惑,來請教孔子:“‘燦爛的笑容多迷人,流轉的眼神多誘人,粉白的臉龐,經過妝扮光彩更照人。’是什麼意思?”
很簡單嘛,意思就是美女很美啊,美的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