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部分(第2/4 頁)
孔子回答說:“將正直的人安排在不正直的人上面,百姓就服帖;將不正直的人安排在正直的人上面,百姓就不服帖。”枉:彎曲,不正直。錯:即措,放置之意。
怎麼像教小孩子一樣?即使在我們班級,也不會讓功課差的或搗蛋鬼做大隊長,這道理
國君也不懂?
政治很複雜,要真像你們班級選大隊長那麼簡單,天下就太平啦……
對了,前面孔子的講話都說“子曰”,這裡為什麼寫成“孔子對曰”?
《論語》中凡是回答國君提問,一般都寫成“孔子對曰”,以示對國君的尊重,哪怕他
是昏君——這也算是“禮”吧。
為政第二 2。20
季Jì康kānɡ子zǐ問wèn:“使shǐ民mín敬jìnɡ、忠zhōnɡ以yǐ勸quàn,如rú之zhī何hé?”子zǐ曰yuē:“臨lín之zhī以yǐ莊zhuānɡ,則zé敬jìnɡ;孝xiào慈cí,則zé忠zhōnɡ;舉jǔ善shàn而ér教jiāo不bù能nénɡ,則zé勸quàn。”
季康子,名叫季孫肥,魯國大夫,當時魯國最有權勢的角色,連國君魯哀公都不在他眼裡。孔子六十八歲那年返回故國,就是聽從了季康子的建議。
這麼說來,哀公召見和季康子請教,發生在差不多時候?
應該是的。魯哀公、季康子召孔子回魯國後,名義上尊他為“國老”,偶而有政事會諮詢一下,但大多數情況下,還只是一個擺設。
所以,上一回魯哀公,這一回季康子,他們向孔子請教,只是做做表面文章?
差不多吧。季康子問:“我想叫百姓對我又尊敬、又忠心、又賣力,有什麼辦法?”
唷,魯哀公關心怎樣使百姓服帖,季康子關心怎樣叫百姓為他賣力……
他是個有野心的人,所以才這樣問——孔子回答他說:“面對大家時保持莊重,他們就尊敬你;你孝敬長輩、愛護小輩,他們就忠於你;你提拔善人、教導能力不足的人,他們就為你賣力。”
感覺上這個季康子,是既不莊重、不孝慈,也不能夠提拔善人、教導不能的人。
孔子的意思是:你只要好好注意自己的行為,百姓自然會聽從你。
他說得還是比較婉轉。
另外注意到沒有,季康子和魯哀公問的問題差不多,但孔子要求季康子的是“管好你自己”,要求魯哀公的是“管好你手下”。
是暗暗地在說季康子咄咄逼人,魯哀公大權旁落?
書 包 網 txt小說上傳分享
為政第二 2。21
或huò謂wèi孔Kǒnɡ子zǐ曰yuē:“子zǐ奚xī不bù為wéi政zhènɡ?”子zǐ曰yuē:“《書shū》雲yún:‘孝xiào乎hū惟wéi孝xiào,友yǒu於yú兄xiōnɡ弟dì,施shī於yú有yǒu政zhènɡ。’
是shì亦yì為wéi政zhènɡ,奚xī其qí為wéi為wéi政zhènɡ?”
●[小知識·尚書]《尚書》又稱《書》或《書經》,為遠古至周朝的歷史和文獻資料匯
編,相傳為孔子選編而成,後為儒家“四書五經”中的一經。
前面我們講過,孔子“三十而立”之時,開始授徒講學。沒過多久,他便名聞遠近,慕名前來求學問道的人,上至貴族官僚,下至鄉野貧賤之士,絡繹不絕……
孔子從三十歲到五十歲,一直在做老師吧?
是啊。由於孔子在講課時,常常議論時政,評點歷史人物,於是有人問孔子:“那你為什麼不從政呢?”
我也想問這個問題,看他這麼精通政治,何不直接就去做官?
孔子說:“《尚書》裡說:‘孝啊,孝敬父母、友愛兄弟,可以延及並影響於政治啊。’這也是從政啊,非得要做官才算從政嗎?”施:延及。
是不是有些強詞奪理?
孔子認為,我教育大家孝敬父母這些做人的道理,也可以影響政治——這話說得也有道理,但從另一方面說,孔子其實也蠻想從政……
是啊,不然為什麼五十歲的時候會去從政呢。
或許,當時還沒有適當的機會——沒機會時教書育人,有了機會,就出山從政,以實現平生抱負——這大概就是孔子的想法吧。
為政第二 2。22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