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部分(第1/4 頁)
差不多吧——你看,這個子路的出場與顏回又有不同。
好像在被孔子訓斥……
孔子說:“仲由,教導你的你都明白了嗎?明白就是明白,不明白就是不明白,這才叫明白。”
我想,那子路出場時,一定是畢恭畢敬站在孔子面前……都這麼大的人了。
孔子這次用了一個“誨”字,看來說了不止一次了,也說明子路喜歡在不明白的時候硬撐,說自己明白——這裡的重點,是“不知為不知”,知道自己有所不知,其實也是一種知
,這很重要。
大概子路認為,承認自己不知,很沒面子。
其實人不可能什麼都知,大大方方承認自己有所不知,一點不坍臺;另一方面,知道自己還有哪些不知,正說明他知識面廣……
知道自己不知,也是知?
是呀,井蛙觀天的故事,聽說過嗎?
聽說過啊,那隻井底之蛙不懂裝懂,明明不知卻說自己知……
如果另一隻青蛙說“井外的天有多大,我不知道”,你就不會笑它了,是嗎?
是吧,這說明它比先前那隻青蛙有見識嘛。
所以說,不知也是知。補充一句,這最後一個“知”字,很多人解釋為“智”,就是說,承認自己有所不知是聰明的表現,也說得通。但我想,孔子是個光明磊落之人,解釋
為“智”,有點耍小聰明的感覺——這個,不多講了,你自己去體會吧。
txt小說上傳分享
為政第二 2。18
子Zǐ張zhānɡ學xué幹ɡān祿lù。子zǐ曰yuē:“多duō聞wén闕quē疑yí,慎shèn言yán其qí餘yú,則zé寡ɡuǎ尤yóu;多duō見jiàn闕quē殆dài,慎shèn行xínɡ其qí餘yú,則zé寡ɡuǎ悔huǐ。言yán寡ɡuǎ
尤yóu,行xínɡ寡ɡuǎ悔huǐ,祿lù在zài其qí中zhōnɡ矣yǐ。”
●[同學錄·子張]姓名:顓孫師,字子張。陳國人。孔子晚年所收的著名學生之一。為人
儀表堂堂,心高氣傲,觀點激進。比孔子小四十八歲。在《論語》中出場二十次,與子夏並列同學第四。
看來子張還是個人物,很年輕呵。那年孔子七十歲的話,他才二十二歲。他向孔子請教什麼?
子張向孔子請教如何做官。幹:謀求之意。祿:俸祿,指官職。
哦,是個想在官場上發展的年輕人——這種人孔子也教啊?
教啊,當然不是教他怎麼鑽營怎麼奉承啦。孔子說:“多聽別人講,有什麼疑問先放在
一邊,講話要謹慎,這樣就可以少犯錯;多看別人做,有什麼疑慮先放在一邊,行事要謹慎
,這樣就不容易後悔。講話少犯錯,行事不後悔,官職和俸祿就在其中了。”闕:空缺,有
所保留之意。
好像是教他要小心翼翼做人,不要一有不同意見就嘰嘰喳喳……
因為孔子深知,子張這個人心氣很高,說話做事的風格又比較
激進,以這樣的風格涉足官場,難免會吃虧。
可他又沒有明確表示反對他做官……
既然年輕人有這個熱情,當老師的也不便打擊他,出於關切,教他一些注意事項……你看他教的,既是初入官場的注意事項,又針對子張的個性做出適當的規勸和指導,真
是用心良苦。
官場不好混啊。
是啊,孔子是當過官的,從他的話中,我們可以感受到當時官場的氣氛,還有知識分子進入官場的難處……
書包 網 。 想看書來
為政第二 2。19
哀A…i公ɡōnɡ問wèn曰yuē:“何hé為wéi則zé民mín服fú?”孔Kǒnɡ子zǐ對duì曰yuē:“舉jǔ直zhí錯cuò諸zhū枉wǎnɡ,則zé民mín服fú;舉jǔ枉wǎnɡ錯cuò諸zhū直zhí,則zé民mín不bù服fú。”
哀公,就是魯哀公,姓姬,名蔣。定公死後,哀公繼位,其時孔子已經五十八歲,正在各國間奔波。十年之後,孔子才應召返回魯國……
那哀公召見時,孔子已年近七十了?
是啊。哀公問孔子:“怎麼做才能讓百姓服服帖帖?”
看來這魯哀公,是碰到問題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