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部分(第2/4 頁)
也用不著抱怨人家不瞭解我了。
是啊——不過,你想想,孔子這句話,究竟是針對哪一種情況說的呢?
你說呢?
我也沒想清楚……
為政第二 2。1
子zǐ曰yuē:“為wéi政zhènɡ以yǐ德dé,譬pì如rú北běi辰chén,居jū其qí所suǒ而ér眾zhònɡ星xīnɡ共ɡǒnɡ○拱之zhī。”
知道怎麼尋找北極星嗎?
先找北斗七星,順著那勺子最前端的兩顆星看過去,有顆很亮的星,就是了……
古人認為,天空是一個球體,北極星是它的中心,一年四季,所有星座都圍繞北極慢慢旋轉,非常有秩序。
北辰,就是北極星……
當時,孔子一行也許正在周遊列國途中,風塵僕僕一路奔波。夜晚,同學們累了,滿天繁星之下,大家圍坐在老師身邊,談到一個個國家都那麼混亂,國君不像國君,
大臣不像大臣,不禁心生感慨,議論紛紛……
於是孔子才說了這句話?
也許吧,孔子指著星空,緩緩說道:“用道德來管理眾人,就像天上的北極星,居於自
己的方位,群星都朝向他、圍繞著他旋轉。”共:即拱,環繞、環抱之意。
為政,就是管理?
為政就是從事政治;政治就是管理眾人之事。不僅管理國家,還包括管理單位、管理團隊。過去有一句話叫“以德服人”,就是這道理。以道德為中心,人心自然就會向著你
,就會秩序井然;反過來,如果你是“以力服人”,或者“以刑法服人”,或者“以小恩小
惠服人”,你說人心會不會服?
表面上會服,心裡還是不服吧。
所以,孔子想來想去,覺得治理天下,道德才是根本……
。 想看書來
為政第二 2。2
子zǐ曰yuē:“《詩shī》三sān百bǎi,一yì言yán以yǐ蔽bì之zhī,曰yuē:‘思sī無wú邪xié’。”
●[小知識·詩經]《詩經》是中國最早的詩歌總集;分“風”、“雅”、“頌”三大類
,內容包括各國的民歌以及王朝史詩、貴族祭祀詩等,共三百零五篇。編成於春秋時期,相傳最後為孔子刪定。也是儒家的“四書五經”之一。
孔子說:“《詩經》三百餘篇,用一句話概括,就是‘心思純正無邪’。”
為什麼這樣說呢?
古代的詩歌,大都比較純樸天真,不論男女感情,還是祭神祭祖,心思都很單純自然。不像後來的亂世,人們心情浮躁,心態陰暗,有時還心術不正……
哦,他不是在說詩,是在說人心。
詩最能反映人心了;以後你讀的詩多了,自然有體會。孔子對《詩經》的評價,其實也是有感而發。
你是說,這話也要倒過來讀?
對。他覺得現在社會上人心裡邪門的東西太多了,他刪定《詩經》的目的,也是希望它能起到移風易俗的作用。
[造句]
一言以蔽之——這場足球賽,我們班男同學的表現,一言以蔽之,就是“臭”。
為政第二 2。3
子zǐ曰yuē:“道dǎo○導之zhī以yǐ政zhènɡ,齊qí之zhī以yǐ刑xínɡ,民mín免miǎn而ér無wú恥chǐ;道dǎo○導之zhī以yǐ德dé,齊qí之zhī以yǐ禮lǐ,有yǒu恥chǐ且qiě格ɡé。”
還記得孔子講北極星的事嗎?
剛講過怎會不記得,他是為了講解“為政以德”……
可能有同學就問了:現在很多國家強調“以法治國”,據說效果也不錯……
是啊,他怎麼解釋呢?
孔子說:“用行政命令來領導,用刑罰來規範,人民雖能逃避犯罪,卻並非出於羞恥之心。”免:免罪、免禍之意。
嗯,百姓的服從是被迫的,你眼睛一瞪,他們就想,我惹不起還躲不起嗎……
孔子接著說:“用道德來領導,用禮教來規範,人民不但會有羞恥之心,還會自覺地歸於正道。”格:正的意思。
就是為了讓你心服口服?
不完全對。以德服人,是出於一種尊重人、愛護人的心懷;以力服人,則出於對社會秩序的維護和整肅。就像你前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