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部分(第1/4 頁)
普遍崇拜與敬仰,康熙皇帝曾讚譽他為“千秋帝王之師,萬世人倫之表”。“愛屋及烏”,由於對孔子的熱愛,必將也會惠及他的子孫後代。倘若有天堂地獄,他也必居天堂的神位,而所有中國人都為他感到驕傲和自豪。佛主釋迦牟尼壽命也至80歲高齡。他一心想要獲得解除人生苦難的終極辦法。經過49天的冥思苦想,他終於大徹大悟,領悟到了解脫生死的涅槃之道,創立了佛教的基本教義。那年他35歲。在佛主那裡,我們看到他的智慧就是善,在他心裡只有普度眾生。現在佛教是世界第二大宗教,佛教徒遍及世界各地。
古波那齊說:“世界上的惡,是為了宇宙的善而存在的。”看來世間的狡猾,也是為世間的智慧而存在的。就像沒有黑夜,就不知道白晝有多麼明亮;沒有醜,就不知道美有多麼絢麗!
論真理(1)
人生霧茫茫
真理在何方
我問垂釣者
期盼是希望
我問播種者
收穫是理想
我問施捨者
心善命自強
我問回家者
近路是方向
我問取財者
交換需有方
我問求索者
正義是脊樑
我問智慧者
仁愛是天堂
什麼是真理呢?或者說真理是在哪裡誕生的呢?可以肯定地說,真理誕生於人類的探索、追求與發現之中。真理既是人類的引導者、領導者,更是人類的附屬品和利用品。在人類出現之前真理是不存在的,也是毫無價值的。培根說“人是萬事萬物的中心,是世界之軸。”既是說人是真理的中心,也是說人是宇宙的軸心。至少現在還沒有發現另外一顆星球也有生命的存在,即使發現了,人類依舊會以自己為軸心研究另外一種現象的存在。也就是說,人類是真理的發現者、創造者,人類是真理至高無上的主人。真理是人類通向幸福康莊大道的最佳工具而已。人與真理的位置不能顛倒,否則人類就會被他所創造的東西所奴役。人類的神奇是宇宙的神奇,人類的光輝也是宇宙的光輝。如果說是太陽點亮了人類的光輝,那麼人類則點亮了宇宙的光輝。不是人類為宇宙而驕傲,而是宇宙為人類而自豪。
真理不管它有多麼神聖,一旦失去恩賜或施捨的本性,人們也就再也沒興致和它糾纏下去。人們之所以追求它,正因為它是人類取之不竭的寶藏。
對於老百姓來說,什麼是真理呢?古語說:“民以食為天。”按此分析糧食食品就是百姓的真理。什麼是一個要回家的人的真理呢?當然一條回家最近的路,就是他的真理。什麼又是父母的真理呢?當然讓子女健康、學習進步、幸福快樂的方法,就是父母的真理。什麼是經營者的真理呢?少投入、多賺錢的方法,就是他的真理。什麼是國王或總統的真理呢?一套行之有效的治理國家的方法,就是他的真理。這樣說給人的感覺,似乎是需求的被滿足就是真理。這樣理解也不能被人完全接受,只能說這僅僅是真理的一種屬性。真理不能被完全的認識,也不能被全面的描述。老子《道德經》的開篇第一句是:“道可道,非常道。”老子的意思是說真理能被準確的描述,準確的概括,真理就不是真理了。那麼真理有多少屬性呢?只能說真理的屬性像天空的星星一樣多,對不同的人、不同的民族、不同的宗教,以及不同的國家,它都有不同的屬性。而且它像變色龍一樣,在不同的時間、不同的地點,也會變來變去。古希臘最偉大的哲學家亞里士多德提出的地球中心說,在古代很多個世紀裡一直被人信奉為真理。而且這種信奉,是至真至純的,這種信奉也將如影隨形地伴隨那個時代的人一生。他們升入天堂,這種真理就伴隨他們升入天堂;他們下至地獄,這種真理就伴隨他們下至地獄。總之這種真理是那個時代的人永遠不能迴避,永遠無法放棄的永生永世的唯一真理。說它是錯的,顯然有些膚淺。說它是對的,對於這個年代的人來講顯然又很荒謬。唯一能給它下的結論就是,真理在不同時期、不同年代具有不同的屬性。鑑於哥白尼推翻了地心說,就懷疑亞里士多德的智慧,那也不盡合理,他畢竟給那個年代一種方向、一種信仰、一種標準,這是極其難能可貴的。它所產生的價值,甚至於不能用金錢來衡量它。雖然如此也不妨礙人們更加尊重哥白尼的日心說。畢竟還是日心說,才真正閃耀真理的光芒。地心說充其量也只是到達這種光芒的一塊跳板。雖然功不可沒,但總歸不是人類最終需要的客觀真理。
說